以和為話題作文800字
和之一字,貫穿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歷程。所謂“萬事和為貴”一句話,便足以道出“和”的重要性。忍一時,風(fēng)平浪靜;退一步,海闊天空。往往,在為人處事上,和,永遠好過于爭。
“和”,是一種文化的沉淀,是修養(yǎng)的體現(xiàn),君子以中正平和處世,小人只知爭一時的意氣。以和處世,是一種人生的態(tài)度,若人人能做到,盛世將興于此,老莊的中庸無為便是一種和的態(tài)度。所謂中庸無為并非是真正的無為,不過是一種不爭的態(tài)度罷了。老子一生,傳奇無盡,怎能說是無為,一部道德經(jīng),洋洋灑灑不過數(shù)千字,卻引得后世折腰驚嘆,亦能令一代圣人孔夫子俯首問道。莊子為人更不能說是無為,時有諸侯好觀斗劍,莊子以天子劍說之,能救得一國之政。又怎么能說無為?他們不過是不愿爭那廟堂之位,只愿為湖底一曳尾之龜而已,于是他們以“和”的態(tài)度看待世間萬物,以“和”逍遙于天地間。
“和”乃立世之根本,唯有“和”方能更好地存在于這個世上,三國鼎立,吳蜀興于和,赤壁之戰(zhàn),因吳蜀之和,以少勝多,令曹操丟盔棄甲,割須斷袍,惶惶然如喪家之犬,若非因關(guān)羽念及舊日恩情不忍下殺手,曹氏天下,早已覆滅。吳蜀之衰,盡因一個爭,為荊州,為一句虎女豈可嫁犬兒,刀兵起,為兩國的衰亡拉起序幕。于是吳蜀相繼為魏所破。昔日的豪氣干云,金戈鐵馬,亦如夢幻般破碎,可謂成也和,敗也和。
想我如今,泱泱華夏,萬里山河,站在世界的高度上看,亦是一不容忽視的大國。但,為何在面對日本在釣魚島上的挑釁,僅能以言語相責(zé)之?皆因一個“和”字,因為我們知道,“和”的重要性若失了“和”,起了爭,那么燃起的戰(zhàn)火所席卷的將是無辜的人民,戰(zhàn)火是人們所不愿看到的,唯有“和”才能令百姓安居樂業(yè),唯有“和”,才能富國強民。而“爭”不過是不得已而為之罷了。
“和”在世間的每一個角落,發(fā)揮著它無與倫比的作用。生意場上“和”氣能生財,與人交往上,有“和”方能令友遍四海,在國家層面上,“和”可以富國強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