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窗看鳥
駐足窗前,隔著窗紗,一樹碧綠讓人倍感清涼。那是一株無花果,正值夏日,是它最豐茂的時期。片片蒲扇大小的青葉支撐起一個綠的世界,縷縷陽光透過葉隙射下斑斑點點的光影。
仰頭,綠葉之間點綴著顆顆紫紅的“瑪瑙”,隨手摘來一顆,陣陣奶香撲鼻而來。它們的頂端,有一個規(guī)則的大小五角星裂口,撕開皮,淡黃的果肉更是香甜爽口。每天我都會采下兩三枚,孝敬給媽媽,因為據(jù)說它有滋養(yǎng)容顏的功效。
去年無花果成熟的時候,兩只白頭翁每天來此飽餐,不知今年是否還會來。
一天清晨,還在睡夢中的我被一陣鳥鳴驚醒。這聲音雖不及百靈畫眉的婉轉(zhuǎn),倒也十分清脆悅耳。我起身一看,白頭翁果然來了,不過這次一共來了三只,其中兩只體格較小,尚未生出“華發(fā)”,看得出來,它們是白頭翁的寶寶。
此后,我的必修課又多了一門:看鳥。
一只大鳥帶領(lǐng)著兩只小鳥飛到離果樹不遠的一棵杉樹上,探頭探腦地偵查一番“敵情”,確認無人之后,大鳥才歡天喜地落下來,在無花果樹的葉隙間飛蹦穿行,對又青又小的果子流露出不屑一顧的神情,一邊精挑細選,一邊還不停地“嘮叨”著,那神態(tài)簡直就像是家庭主婦逛菜場。
挑到一顆最滿意的,大鳥便使用只有它們才能聽得懂的鳥語招呼著小鳥們。
大鳥站在無花果的正前方,兩只小鳥圍在它的身旁。大鳥從無花果頂部的裂縫處下嘴,啄上一口果肉,歪過頭去依次喂給身旁的小鳥。也許是果肉太大,小鳥必須使勁地仰起頭,最大限度地張開嘴,一點一點的吞進去。
小鳥們吃飽了,繞著無花果樹嬉戲打鬧。無花果幾乎只剩下一個空空的皮囊了,大鳥探頭在里面掏食著殘羹冷炙。
可憐天下父母心。
吃完,它們在廢棄的絲瓜架上一字排開,兩只小鳥將小巧的嘴勾在一起,極親密的樣子,惹人愛憐。它們時而又蓬松起滿身的羽毛,在清晨柔和的陽光下,一絲絲梳理著自己的羽毛,從翅羽到尾羽,不時抖落一兩朵潔白的羽絨,在微風(fēng)的吹送下晃晃悠悠地飄過鄰墻。
有鳥為伴,好高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