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求
放棄與追求是一對孿生姐妹。有時,放棄更是一種崇高的追求。知道為什么放棄,放棄些什么,怎樣放棄,人生就會充滿新的選擇,新的挑戰(zhàn),新的機遇。
追求,是直中取。放棄,是曲中求。
虎追兔,追一只,才會享受到甜美的佳肴。腳踏兩只船,最后只能葬身魚腹。捕魚下大海,獵熊進深山。魚和熊掌兼得的奇跡很難出現(xiàn)。同樣,蝦和鳥兼得的事實也不可思議。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,不撒兔子抓不到鷹,也極其生動地從另一個角度,說明了同一個道理。
生活中,有時不得不逼你交出權力,舍去金錢,甚至割舍纏綿的愛情。然而,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?這不是猴子與酸葡萄的寓言,這卻是生活中的大哲理。
追求,是在既定路線上的明確奮斗。放棄,是對灰暗前途的重新定向。
追求,需要執(zhí)著,堅韌,不折,不撓。放棄,需要沉著,冷靜,自省,自控。追求,看上去不容易,其實,放棄比追求更難。
追求,是精神的正面精進。放棄,才是靈魂的大智大勇。敢于放棄者,才善于追求。善于追求者,也不會輕言放棄。放棄,則意味著一無所有,有時也可能遺憾。但放棄絕不是消極循世,而是另一種積極進取。敢于放棄者,決不貪一時之得失,計一己之功。他必定會顧全大局,高瞻遠矚,從長計議;他必定會英勇果斷,行動至上,誠信為本。
追求,如果誤入歧途,放棄,則是最好的校正方式;追求,如果總是黑暗,放棄,就會帶來一片光明。但生活中,往往有人對追求的東西,產生一種思維定勢,明知空幻連天,毫無結果,他卻總是幻夢天上掉下林妹妹,死死抱著不放。于是,在短暫的生命里失去了一次又一次重新捕捉的機會,待到生命燃盡之時,頗然悔悟,“哎,早知如此,何必當初。東方不亮西方亮”。
追求,可以鼓舞人,影響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