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我聆聽書本的時候
也許你傾聽過鳥兒在春日里歡呼的聲音。
也許你傾聽過知了在夏日里悲歌的聲音。
也許你傾聽過樹葉在秋日里凋零的聲音。
也許你傾聽過雪花在冬日里飄落的聲音。
可是,你有聆聽過書本的聲音嗎?
如果,你還未曾嘗試過,那就好好品味一番吧!聽它的聲音,你會莫名地感到愜意與歡樂,堪比春風(fēng)拂面……
遨游書海,波浪拍打水岸的聲音嗒嗒敲擊著我的心,于是我聽到海的聲音——那是一種足以讓人神魂顛倒并深深為其嘆服的聲音,猛烈而急速,一朵一朵的浪花,擠著,推著,狠狠地拍打著巖石,而此刻,我的心,仿佛也變成了巖石,享受著浪花傳遞來的舒服,竟不由自主的打起節(jié)拍來,隨著浪花,隨著海風(fēng),在心靈深處,露出欣慰的笑容。我到底該怎樣形容此刻的欣奮與喜悅呢?吶,就把它比作牛皮鼓面吧!越敲越有勁兒,越敲越有氣勢!好像剎那間,整片海都開始沸騰,開始冒泡,就如我沸騰著的血液一樣,跳躍著;如巖漿一樣,飛濺著,而這樣的熾熱,唯有自己身臨其境地融入其中,才能真切而熱烈的體會到。
遨游書海,悠悠琴聲能夠使我的心安靜下來。它那婉轉(zhuǎn)悠揚的曲調(diào),相比我所聽過的鳥鳴,蟬鳴要優(yōu)美得多的多。這琴聲,不是書中的某個場面,不是書中的配樂,而是文字的聲音。在我看來,每一個文字就是一個音符,一百萬個文字,就是一百萬個音符。每每聆聽他們時,無論是悲傷還是歡樂,歡喜或是憂愁,仿佛一瞬間就全部泯滅,只留一縷安靜的氣息,
恐怕連朝陽的寧靜與美好也比不上它的十分之一。聽得多了,品的多了,我就自然地認為:
這是一首鎮(zhèn)魂曲,每一次的叩擊,都能讓我敏感的心為之一顫——為它的獨特氣質(zhì)所顫,為它的優(yōu)美動聽所顫,然后低吟:“不要悲傷,不要心急,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(zhèn)靜。”
遨游書海,我聽到下雨的聲音,滴答滴答,有些像永不停止的秒針,但這韻味,卻截然不同。書中的雨,是零散的,不是每一滴都那么循規(guī)蹈矩,但也不至于零散到無重點,毫無規(guī)律可循,總而言之,那是一種無法用語言和文字去形容的聲音。我聽見它落在枝干上短促的聲音與滑落枝干綿長的聲音,并執(zhí)著地認為這是它的歡喜和憂愁。連綿起伏,震懾人心,我聽見它從高空落下,在天地之間拉開一道雨簾,它把天地合一,也讓世界恢復(fù)到盤古開天辟地之前了。我聽見最后一滴雨的聲音,短促而綿長,有些不舍,卻不得不勇敢的跳下去,果斷收場。這位叫“書雨”的演奏家,帶給我的并不止是由美的旋律,還有一種精神,一種方法——若讓他寫文章,他定能得全國大獎,為何?因為他有詳略得當(dāng)?shù)摹扒么颉,緊密的連接,攝人魂魄的聲音和令人浮想聯(lián)翩的結(jié)尾,足以使“書雨”成為著名作家。
窗前,是彩旗,是歡呼,是驕傲,而我低著頭,品讀著手中的書本。突然,里邊的文字突然跳動起來,歡呼起來,我正感詫異,變抬頭一望,哦!是青奧……就這樣,一起聆聽書本的聲音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