鄉(xiāng)愁
或許對于一個13歲的孩子來說,家鄉(xiāng)還是一個很遙遠的概念,更不要說常年在北京生活的我了。然而那天,站在北京繁華的立交橋上,不知怎的,我卻不由得升起一股不屬于這個年紀的濃濃的哀愁。
——題記
那是一個初秋的星期五,因為要布置考場,所以我回家的時候,正趕上上下班高峰期,天也黑透了。在地鐵站和同路的同學分別后,我踏上了擁擠的立交橋,努力地想要穿過人流,到達對面。然而就在我快要成功的時候,人流又把我擠到了欄桿邊,幾次努力未果后,我放棄了擠過這波人流的想法,站在原地,靜靜等待著大波人流的涌過。扶著欄桿,我第一次仔細地觀察夜幕降臨后的北京,在燈光的照耀下,即便是夜晚,北京也依然璀璨。車道和人行道一樣擁擠,在暖黃色的路燈光和耀眼的車燈光的交織下,一條燈河遠遠地蔓延開來,仿佛看不到盡頭。這條燈河的光芒遮住了銀河和星星的光輝,連月亮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、黯淡無光。
北京的夜晚雖然和白天一樣耀眼,但是總會讓人產(chǎn)生一種不真實感。眼神隨著燈河越飄越遠,飄啊飄啊,仿佛飄回了我的故鄉(xiāng)——四川。雖然我很少回四川,但是春節(jié)的時候我一定會回去。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香噴噴的年夜飯也不是過年的紅包,而是泛著銀光的江面和長長的燈河。四川的夜晚和北京的夜晚是不一樣的,四川的燈河和北京的燈河也是不一樣的。四川的燈河是由兩排大紅燈籠組成的,在漆黑的深夜,與星空、月亮相輝映,灑下點點溫暖的橘色淡光;四川的夜晚是靜謐的,偶爾有一兩個人騎著摩托車滑過燈河,燈河便泛起點點漣漪,細細碎碎的燈光的波紋就這樣悄然溫暖了急于歸家的人的心。
與溫暖的燈河相反的是泛著銀光的江面。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,江面便會籠上一層薄薄的霧,那是平靜的江面最危險也最為神秘而美麗的時候。恬靜的玉輪在灑下一片柔和的月光的同時,也灑下了一片寧靜。江邊泊著幾條小木船,它們就像酣睡中的嬰孩,蓋著月光織成的被子,幸福地依偎在母親的懷里,安靜而又滿足地做著甜蜜的夢。
待我回過神來時,已然被人群裹夾著走下了天橋。倏地,我的胸腔被一股濃得化不開的憂傷填滿,那滿滿的,全是鄉(xiāng)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