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閑桂花落
八月還未到,桂花還沒開,眼里已經(jīng)滿是關(guān)于桂花的文字和聲音了。啊,小小的毫不起眼的桂花憑借著什么樣的魅力讓文人才子折服呢?
一到中秋,桂花們仿佛約好了似的,一眨眼的空不知從哪兒變了出來,呼啦啦地一群群一簇簇立于枝頭,笑盈盈的和你打著招呼。
平日里,那些桂樹幾乎一直都是默默無聞地隱藏于千層萬疊的綠樹紅花中,不惹眼,不招人。到了八月半,其他的樹木不僅花落了,連帶著樹葉兒也有枯黃變老之勢?墒牵鸹ê鋈惑@艷亮相了。
某個(gè)陽光燦爛、云淡風(fēng)輕的早晨,你走出去,忽然間感覺有點(diǎn)不太一樣,然后,你會(huì)發(fā)現(xiàn)那些桂花齊刷刷地登上了屬于它們綻放的舞臺(tái)。橘紅色的丹桂、淺金色的金桂、乳白色的銀桂開在路旁、公園里、小河邊,還有小區(qū)的各個(gè)角落。它們雖然每一朵花都很小,小到毫不起眼,可是一朵朵聚集成一簇,點(diǎn)綴于葉片四周,一枝上又有許多簇,這一枝枝再匯集成一大棵樹,于是眼前變成了一棵綴滿花朵、與眾不同的花樹,在萬千的綠中立時(shí)脫穎而出。
可是,那樣的淺金色比不上亮麗的金黃,那樣的乳白也沒法和梨花的潔白相媲美,即使是惹眼些的橘紅也紅的有些扎眼,甚至土氣。
即使不夠美,桂花卻不卑不亢年年歲歲花開依舊,歲歲年年獲得大家伙的喜愛。自古桂花在世人眼里,從來就不是以花美型俏獲得大眾的喜愛,清淡的香氣才是俘獲人心的秘訣,從而在花神榜中獲得很高的排名地位。
與桂花相似的還有米蘭,小小的米粒樣的花,羞羞色色得似開非開,居然擁有沁人心脾的清香。這樣的花因?yàn)椴粡垞P(yáng),因?yàn)闃銓?shí)無華,卻又擁有別的花沒有的清幽之香,好似質(zhì)樸的人擁有美麗脫俗的靈魂,怎能不獲得許多人的厚愛!
其實(shí),每個(gè)默默無聞的人都可以像桂花般平淡美好,都可以在屬于自己的季節(jié)里悄悄地吐芳飄香,給周圍的世界增添一絲浪漫和溫馨。
老百姓愛桂花,喜愛它的香氣,但好像更愛梔子花多一些。小區(qū)里那株梔子花今年打滿了一樹的花苞,我滿心希望能看到它盛開滿樹潔白俏麗的模樣,聞到它濃郁的香氣,可是,每一朵將開未開的花都不知何時(shí)被人摘去,最后竟一朵不見。
那些桂花呢,開只管盡情地開,偶爾被人折去,大多把玩一下,很少養(yǎng)在水里;不像梔子花,被老老少少掛在衣襟前,放在客廳、書房臥室里。梔子花總還是沾了容顏美麗的光的。
但桂花自有自身的妙用,心靈手巧的的主婦會(huì)趁著新鮮把桂花收集起來做桂花蜜、桂花糕,可是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(shù),還得要看她們的心情。有閑而心情恬淡的女子立在桂花樹下采集新鮮的桂花,用心做出飄著桂花清香的美食,這樣的景致總是美好的,令人回味。
桂樹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高,更因?yàn)榍О倌陙砻耖g流傳的美麗傳說賦予桂花許多的象征意義。我國神話中的吳剛伐桂早就深入人心,“問訊吳剛何所有,吳剛捧出桂花酒”,愛情故事浪漫唯美;詩人才子眼中的桂花清麗脫俗,各種歌詠桂花的詩篇無數(shù);借喻仕途得志、飛黃騰達(dá)的“蟾宮折桂”,更是一般文人墨客終生向往的目標(biāo)。
雖早就聽聞桂花之名,我真正認(rèn)識(shí)桂花的時(shí)間卻不長。我居住的小區(qū)樓前樓后有不少桂樹,它們現(xiàn)在都長到兩層樓高,有的頭頂已經(jīng)夠到三樓的窗戶下,都有很大的樹冠。我在這兒已經(jīng)住了十年,如果不是前兩年的八月它們齊齊地盛開,我怎么也想不到它們就是一棵棵丹桂或者金桂。茂盛的香樟樹和廣玉蘭覆蓋著小區(qū)四周,各種高高低低的花草樹木錯(cuò)落排開,引人注目的總是那些或者高大魁梧的,或者花開艷麗的。我每天與它們擦肩而過,那一棵棵桂樹就在我的身邊悄悄長大了,開花了,也用清香耳語般告訴我它們的名字。我才發(fā)現(xiàn)居然有這么多高士隱于四周,自己竟渾然不知,所幸,我還是能得到這分清香的眷顧。
今年這些桂花又開了,好像懂得我的心思似的,陰雨連綿的天氣剛過,在霧霾退去,陽光明媚的早晨,它們展開了小巧的花瓣,把清香輕輕地灑滿小區(qū)的每個(gè)角落。一打開窗戶,房間里就迎來了它們的芬芳,不由得輕嘆一聲:“桂花開了!
有桂花清淡的香氣伴著,生活恬靜美好。這樣的清香不像梔子花的香氣濃郁熱烈,帶著攻擊性,濃郁到讓你心慌的地步。桂花的香氣若有若無,像翩飛的蝴蝶輕盈地落在花朵上,又倏忽飛起。
桂花相伴的日子眨眼已是半月已過,清香雖好,終究要回。
一天早晨,我走出樓道的門,剛一右拐就發(fā)現(xiàn)遍地的橘紅:那株丹桂在夜深人靜時(shí)已悄悄地開始回到她生命最初的地方。落紅滿地,煞是驚心,然縱使生命已盡,而香氣猶存。
我能想象得出那一朵小小的紅倏忽落下的模樣:不猶豫,是決絕,看準(zhǔn)了,果敢地躍下。那時(shí)車稀人少,鳥兒已睡,夜蟲間或低鳴,小小的花紛紛落下。誰,有幸聽到這花落的聲音?
如果真能有幸在開滿桂花的山澗,在萬籟俱寂的夜晚,坐在山中一方青石上,心中無所思,也無所想,那時(shí)一朵、兩朵、千多萬多桂花落下,落在高低雜亂的碎石上,落在緩緩而過的小溪里,落在淡紫的衣衫上,落在空靈的心田上,該會(huì)多美。此時(shí),月光如水;此時(shí),我心亦靜如水;此時(shí),我定能聽到桂花落地的聲音。
這里卻是居于鬧市一隅、人來車往的居民小區(qū),我連那片殘紅也無法讓它多停留一會(huì),等我回來時(shí),他們就已經(jīng)會(huì)被清掃掉,城市生活已把這樣一點(diǎn)對浪漫的擁有奢侈到不可得的地步。我只有把它們埋在心底,有閑的時(shí)候,一個(gè)人細(xì)細(xì)品味。
去山谷中一人聽花落總是不太可能,過于飄渺,近似神仙。對于凡夫俗子來說,能繞開喧囂,擁有一個(gè)獨(dú)自的庭院,院子里植三五株丹桂、金桂或銀桂,放一張木桌,幾把藤椅,月初清明的時(shí)候,天色微涼,著一藍(lán)底白花的半長布衫,發(fā)髻半挽,斜倚在藤椅上,啜一口清茶,與嫦娥神交,聽桂花落地,也成了半個(gè)神仙。
宋代僧人仲殊在《金菊對芙蓉》中寫道:嫦娥分賜三種清香,紅色丹桂是狀元、黃色金桂為榜眼、白色銀桂乃探花郎。桂花落時(shí),大約也是回蟾宮復(fù)命去了吧?墒,桂花自開到落都是一副“我和誰也不比,和誰比也不屑”的姿態(tài),同門之間又更何須比呢?
還可以放肆一點(diǎn),桂花落時(shí)也正是大閘蟹剛上市時(shí),桌上一盤金燦燦的螃蟹,一壺桂花酒,幾只素杯,且舉手邀月同飲,與世無爭,安然若素,不亦快哉!花落無聲,但聽心音,僅此足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