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想
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:“理想是指路的明燈,沒有理想,就沒有堅定的方向;沒有方向,就沒有生活!崩硐胧俏覀兦斑M的動力,我們要向理想堅定不渝的奮斗,同時我們也應把握好方向。
理想有時是支撐人們前進的動力。司馬遷年輕時立志要寫部史書。后來在他遭受殘酷宮刑,打算自殺時想到理想尚未完成,于是忍辱奮起,歷時2019年,終于寫成背魯迅稱為“史家之絕唱,無韻之《離騷》”的《史記》;羅伯特費羅比舍年輕時的夢想是成為偉大的作曲家,當他的師傅要他創(chuàng)作《云圖六重奏》并歸于自己名下時,費羅比舍不慎將師傅誤傷,從此踏上逃亡道路。在他想要放棄生命時,想到《云圖六重奏》還未完成便打起精神,最后作曲完畢,留下稿子后,自殺了;巴斯德,世界公認的對人類最有貢獻的科學家,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:“瑣碎的理想才是支撐我前進的動力。理想在司馬遷、羅伯特、巴斯德想要放棄時,為他們提供了力量,重新燃起了他們的希望,是他們前進的動力。
光有理想是不夠的,必須要向理想堅定不渝的奮斗。孫楊的理想是成為奧運冠軍,為此他堅持每天游兩萬米,即使手受傷;約翰克里西年輕時致力于文學創(chuàng)作,雖然沒有大學文憑,但仍堅持不懈地創(chuàng)作,在43年間共寫了564本書,總計4000多萬字,疊起超過兩米;捷列夫一生致力于化學研究,一天也沒有停止過學習,哪怕生病住院,視力半盲,雙手顫抖。陶行知說過:“奮斗是萬物之父!睂O楊能夠成為奧運冠軍、克里西能夠成為文學家、捷列夫能夠成為杰出的化學家,都是因為他們心中有清晰的理想,并為之奮斗,堅持到底。
有了理想,光有奮斗也不夠,還應懂得選擇正確的奮斗方向。若選擇錯誤的道路,那么便永遠不可能成功的。愛因斯坦,偉大的物理學家,在他晚年時,致力于永動機的發(fā)明,傾盡全力,但最終以失敗告終。眾所周知,永動機是永遠不可能發(fā)明成功的,愛因斯坦一開始的研究角度就是錯誤的,因此他是不可能成功的。
理想是石,敲出星星之火;理想是火,點燃熄滅的燈;理想是燈,照亮前行的路;理想是路,引你走到黎明;理想是羅盤,給船舶導引方向;理想是船舶,載著你出海遠行。理想是我們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墊腳石,因此我們要樹立正確的理想,在找到正確的方向與方法的前提下,通過自己的奮斗實現(xiàn)自己的理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