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中的鄉(xiāng)村
記憶中的鄉(xiāng)村其實挺美的,路邊的田野里密密麻麻的農作物默不作聲地生長著,五彩繽紛的野花肆意開放,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清甜的味道。但道路是極窄的,且泥濘難行,村里多是小矮房,家家門口雞鴨漫步,屎橫遍院,叫人實在無處下腳。
當汽車行駛到那條熟悉的羊腸小道時,我們都驚異地發(fā)現(xiàn),凹凸不平的泥土路變成了寬敞的水泥路,路邊的小矮房變成了一幢幢新的住宅樓,紅色的瓦,米色的墻,還有許多供游客旅游休閑的農家樂飯店,讓人不禁感嘆如今農村生活的變化。
才幾分鐘的時間,舅舅家就到了。舅舅家也蓋了兩層的新樓房,院子里干凈整潔,屋旁搭了一個瓜架,青綠的葉,彎曲的藤,給小院增添了一份別樣的情趣。另一邊的空地上種著各種花卉和一叢毛竹,筆挺的竿,青嫩的葉,互相交錯著,投下一片翠綠的濃蔭。舅媽正穿著新衣服在廚房忙碌,聞到了久違的肉香,這才發(fā)覺,我餓啦。
吃完飯,舅舅提出帶我們去后面的山上逛逛,上山的路是我所熟悉的,一鼓作氣爬上山,又有了新的發(fā)現(xiàn)。以前山上只有三三兩兩的幾種農作物和一些野果樹,如今卻種了楊梅、桔子、板栗、柿子、彌猴桃等十幾個品種的果樹。舅舅說,這是近年來我縣實施生態(tài)農業(yè),退耕還林政策好,讓現(xiàn)如今的農民不單單只靠種糧食賺點錢,還可以靠種水果發(fā)家致富。說得我們這些孩子按捺不住,摘野果子去。漫山遍野,翠色欲流中,那紅彤彤的是什么,摘下一顆,放進嘴里,酸酸甜甜的,多采幾個,邊走邊吃,再看兩手已是黑漆漆了。
不知不覺,夕陽西下,太陽慢慢地從山邊落下去,炊煙又裊裊升起,美麗的黃昏景下,家家享用晚飯,閑話家常,繪成了一幅自然、和諧的田園風景畫。沒有城市的高樓大廈,沒有川流不息的汽車,沒有喧囂,有的只是清新的空氣和溫暖的陽光,感受鄉(xiāng)村獨有的氣息,讓人陶醉。在縣政府提出實施生態(tài)立縣,發(fā)展生態(tài)農業(yè),建設生態(tài)家園的戰(zhàn)略精神指導下,勤勞樸實的農村人正努力用自己的雙手改變著一切,享受美好的環(huán)境和幸福的生活。錢江源頭的開化正煥發(fā)出前所未有的活力,努力開創(chuàng)生態(tài)文明的美好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