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象曲阜
有些地方,總是要去一次的。就如來到濟南,曲阜是一定要去的。
走進曲阜,就走進了一座樸實無華的小城。這里沒有高大的建筑,也沒有都市的繁華與喧囂。街道兩側(cè)的建筑都是青磚黑瓦,飛檐勾角。緣于山東人的熱情和好客,坐上馬車,來到孔子生平園。孔子是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,儒家思想的創(chuàng)始人。曾修《詩》、《書》,定《禮》、《樂》,序《周易》,作《春秋》?鬃拥乃枷爰皩W說對后世產(chǎn)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,被后世尊為至圣、萬世師表。
曲阜內(nèi)城的北門外有一座石牌坊,上書“萬古長春”。順著古巷向北走,就來到了肅穆,靜謐的孔林。這里埋葬著從孔子到1919年去世的第76代衍圣公孔令貽之間的孔家子子孫孫,林內(nèi)清冷幽靜,柏樹遮蔭,石磚路蜿蜒曲折,訴說著古老的歷史。穿過至圣林門和洙水橋,來到孔子墓前?鬃幽顾埔宦∑鸬鸟R背,稱“馬鬣封”。墓前石碑刻有“大成至圣文宣王墓”內(nèi)斂莊嚴。懷著一顆虔誠的心,祭拜過孔子,便從碑墓林立、松柏蒼郁的孔林里走出。
乘坐馬車,來到孔廟。這里是世界上規(guī)模最大的祭祀孔子的廟宇,樓堂殿閣466間,古樹1700余株,碑碣1200余塊。廟外紅墻灰瓦,廟內(nèi)規(guī)模宏大。殿宇輝煌壯麗,氣勢雄偉。殿前青石臺階,中間雙龍祥云浮雕,富麗堂皇,漢白玉欄桿,雕龍畫鳳,大成殿門口上方懸掛著雍正皇帝御筆所提“生民未有”的牌匾。出于其類,撥乎其萃,自有生民以來,未有盛于孔子也。四個描金大字熠熠升輝,顯示著儒家至善的思想。其實,我們每個人在祭拜孔子的時都會有自己的感悟,我對孔子則是單純的敬仰。
信步走上碧水橋,不由想起那個流傳已久的故事。乾隆皇帝下江南時,由和坤和紀曉嵐陪同,乾隆游孔廟上碧水橋時,紀曉嵐高呼:步步高升。下橋時,高呼:代代相傳。由此,這碧水橋成了孔廟里一道獨有的風景。
走過碧水橋就來到了碑林區(qū),這里碑林碑刻眾多,最早起于唐,以后歷代帝王重修,至清朝時最盛。奎文閣里保存著歷代帝王御制石碑的十三碑亭。行走在孔廟中,一座套一座的石構(gòu)牌坊,一棵又一棵的參天古樹,一座又一座的樓堂殿閣顯示出它特有的莊嚴和肅穆。
曲阜城內(nèi)孔廟東側(cè)有一條整潔的南北大街,名為闕里街,孔子的故宅對著這條古老的街道,F(xiàn)存的孔子故宅主要由詩禮堂、孔子故宅井、魯壁等組成。來到一扇氣派顯赫的大門前,兩側(cè)雄踞的石獅昂首向天,顯示著種威嚴和榮耀。這里就是“天下第一家”孔府。黑漆金字的對聯(lián):“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,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!绷芾毂M致地展示出歷代王朝尊崇孔子,推行儒家思想。
孔府又稱“衍圣公府”,衍圣公是孔子嫡系后裔的世襲封號,最初是由北宋宋仁宗賜封的,后一直延續(xù)至民國,而孔府便是這些衍圣公們世代居住的府第,現(xiàn)今存的孔府為明代擴建重修,建筑排列有序,歷史悠久。整個府第分東,中,西三路布局,中路為九進院落,前為官衙處理事務,后為內(nèi)宅生活起居。只見青磚灰瓦,雕梁畫棟,古色古香。各堂內(nèi)廳堂軒敞,陳設華麗。轉(zhuǎn)過內(nèi)宅門,前堂樓赫然在目,一幅楹聯(lián)直入眼眶:“散步雕欄錦篋攜來參往訓,清冷繡閣鬢花香里證前身!边@里所有建筑以中軸對稱排列,主次分明,秩序井然,暗合著孔子中規(guī)中矩的思想體系?鬃咏^對想象不到,儒家思想能流傳千古,自己的后代能住上如此規(guī)模的府邸。
來到曲阜,我只想從廟宇和街道中感受孔子文化、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,以及魯國都城當年的繁榮景象。告別曲阜,在自己的內(nèi)心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