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日里的蟈蟈
蟈蟈,按照度娘的解釋,是螽斯科中的大型鳴蟲。體長可達(dá)40—55mm,雌蟲比雄蟲略大。通體有綠色、淺綠、淡褐、草白、黑褐等各種體色。
還有幾天就過春節(jié)。中午沒事兒,到小區(qū)門口常去的啤酒攤小酌幾杯。三杯扎啤下肚,忽然聽到有蟈蟈的叫聲。循聲望去,原來是一個酒客自己身上帶著的。估計是暖和過來,蟈蟈開始得意地鳴叫起來。
和青蛙一樣,蟈蟈只有公的會叫,母的不會叫。其實也不是叫,而是公蟈蟈的兩只翅膀互相高頻率的摩擦而發(fā)出的聲音,按照現(xiàn)在科學(xué)的解釋,蟈蟈摩擦翅膀發(fā)出聲音,不為別的,就是為了吸引母蟈蟈。一句話,為了種族的繁衍生存而具備的一種本能,F(xiàn)在科學(xué)技術(shù)發(fā)達(dá),很多反季節(jié)的東西都能逆景而出,比如蟈蟈吧,在我小的時候,只有晚夏初秋才會有,而現(xiàn)在,過年的時候聽到哪家傳出來蟈蟈“吱吱吱”的叫聲,一點也不稀奇。
我對蟈蟈·的印象很深。多少年了,從來不養(yǎng)這東西。第一次有只蟈蟈,說起來那還是我上一年級的時候。那時剛上學(xué)沒多久,有一天跟著同學(xué)一家人去山坡上他家的地里面,同學(xué)的爸爸抓到一只叫得很歡的蟈蟈送給了我。那時我還小,從城市到鄉(xiāng)下,第一次見到這種會叫的東西。小手捧著用狗尾巴草編成的簡易蟈蟈籠子,如獲至寶,就這么很小心翼翼的捧著回了家。
回到家里,把籠子交給媽媽,讓媽媽幫我掛起來。再三叮囑媽媽,別忘了喂鮮嫩的大蔥皮,并且給媽媽說,只要周圍沒有動靜,蟈蟈就會自己叫的,聲音可好聽了。媽媽笑著答應(yīng)了,幫我把蟈蟈籠子掛起來。我拉著媽媽的手,躡手躡腳的走到另外一個房間,站在那里不說話,等著蟈蟈的叫聲。果然,沉默了沒多大一會兒,房間里就傳來“吱吱吱”的叫聲。那時候我在媽媽面前感到非常非常的滿足,非常非常的自豪。因為我說的話都應(yīng)驗,在媽媽面前自己覺得很驕傲。
“千萬不要忘記給蟈蟈喂蔥皮。”我給媽媽交代好,然后就飛快地跑下樓,找別的同學(xué)去玩。那時候我就一個想法,就是想把我有一只叫的很好很好聽的蟈蟈告訴小伙伴們都知道。
在外面瘋玩到天黑,我才心滿意足的回到家里。周圍的小伙伴都很羨慕我有一只蟈蟈,這蟈蟈還會叫,而且叫起來還非常的好聽。但是一回到家里,我立馬傻眼。原來蟈蟈不見了,只有空蕩蕩的籠子掛在那里。媽媽一個勁地跟我道歉,說喂蟈蟈的時候,剛打開籠子,蟈蟈就一下子蹦了出去,怎么找也找不到了。
那一刻,我記得很清楚,我撲到媽媽懷里,一邊放聲大哭一邊捶打著媽媽,無論媽媽怎么安慰我,就是跺著腳放聲痛哭,死活不答應(yīng)。也不知道哭了多久,自己覺得疲倦,抽抽泣泣的爬到床上,捂上被子,自己一個人傷心的流淚,直到昏昏沉沉的睡下。
半夜時分,媽媽把我從睡夢中叫醒,很高興的給我說:“孩子你聽聽,你的蟈蟈出來了!
我坐在床上,睡眼惺忪的看著媽媽,側(cè)耳傾聽,果然是有蟈蟈在叫。于是趕緊跳下床,光著腳走到外間,循聲望去,丟失的那只蟈蟈此刻正趴在紗窗上面,對著窗外夜空中的一彎明月,叫的正歡。
媽媽終于幫我把那只蟈蟈抓了回來。唯獨可惜的是抓它的時候,蟈蟈拼命掙扎,弄掉了一條大腿。但往后的日子,缺一根大腿的蟈蟈在籠子里仍然叫得很歡快,一直叫著陪著我吃完伍仁的月餅,然后,就沒有然后了。
一晃三十年過去,媽媽已經(jīng)七十多歲,身體當(dāng)然大不如以前。我離開母親到一個大城市也有二十多年。不知道為什么,在這冬日里聽到蟈蟈的叫聲,我一下子又想起來以前的日子。想到在那個深夜里媽媽徹夜未眠,靜等著蟈蟈出現(xiàn),然后高興的把我從睡夢中推醒,一塊去抓住那只逃跑的蟈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