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描寫春節(jié)的作文:上海灘的年味兒
春節(jié)期間,我來到了上海,這個著名的大城市,在這兒,曾經(jīng)是呼吁風云的時代,這座大城市,又和我們生活的沿海城市有什么不同呢?它又是充滿了怎樣的年味呢?
我們來到了最具老上海味兒的地方——豫園,也不說是人山人海,只要你一個不小心,就和從對面迎來的一張笑臉撞個滿懷。
豫園內外,各種各樣的彩燈結成對,五彩斑斕的燈籠串成排,在在上海的建筑中穿行:蓮花燈在晚風的吹拂中輕盈的地搖曳著身姿;華麗的八角燈籠散發(fā)著異常璀璨的光芒,掛在房屋翹起的屋檐下,一個緊挨著一個,身后的白墻隱隱約約的映出它的模樣;今年春節(jié)的主角——小猴子,更是搶了所有燈籠的風頭,你看他們擺出各種頑皮淘氣的動作,引得人們哈哈大笑:瞧那只趴在一只大大金元寶上的小猴,把雙手雙腳都搭在金元寶上,眼睛里露出滿足的喜悅;紅燈籠下邊還倒掛著幾只小猴,個個抓耳撓腮,東張西望,好像在尋找人群中那個戴著齊天大圣帽子的小孩兒……人們看得拍手叫好,和身邊的親朋好友議論著,讓笑容悄悄爬上自己的臉蛋,到處洋溢著春節(jié)的喜慶。群燈似海,紅的、金的……五彩斑斕爬上了房檐,有悄然地飄上天空,綻開了最美的花朵,又將花瓣輕輕灑落人間,好一個“火樹銀花不夜天”。
上海最熱鬧的地方要數(shù)外灘,咱們廈門輪渡碼頭和它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,黃浦江兩岸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的每一扇窗戶都射出迷人的光彩,映在江面上,波光粼粼。江這頭,外灘步行街上車水馬龍,人來人往,攤鋪的小販們高聲叫賣著,人們棄下平時匆忙的腳步,在黃浦江邊散步,和親朋好友談笑風生,眺望著江對岸高高的東方明珠,又望望腳下的青磚路,眼里透出無限的喜愛之情,那神情仿佛在說:“瞧,這就是上海獨有的年味兒,舒適,悠閑,這就是咱們上海人生長的地方。”江那頭,也是紅光一片,充滿著溫暖的,令人感到愉悅的節(jié)日的喜慶,伴隨著音樂,從江對岸的碼頭緩緩游出一輛游艇,游艇上散發(fā)的亮光著亮了整條黃浦江,也照亮了上海這座城市。這紅艷艷的,讓人覺著愜意的光,是上海年味兒的最好代表。
彌漫著濃濃年味的上海,真讓人流年忘返,讓人身異鄉(xiāng),卻無異客的感覺,紅通通的中國年,讓人溫暖連連。
春雷陣陣,喜氣洋洋,辭舊迎新好佳節(jié)!春風裊裊,真情暖暖,推陳出新好兆頭!電波敲門,鈴音環(huán)繞,郵箱開啟祝福到!狗年好!年之初,信息傳;字不多,情無限;興致好,拜大年;事業(yè)興,家美滿;身體好,多掙錢;敬長者,愛少年;朋友多,結善緣;歡笑…
小年,即每年農(nóng)歷臘月廿三或廿四,是祭祀灶王爺?shù)墓?jié)日。它是整個春節(jié)慶;顒拥拈_始和伏筆,其主要活動有兩項:掃年和祭灶。除此之外,還有吃灶糖的習俗,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、吃糖糕、油餅,喝豆腐湯。
等待小生命的誕生是激動人心的;等待某種結果的揭曉是緊張的;等待某部影視作品的開播是急噪不安的。等待的感覺就好象度日如年,可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變得更加有耐心。聽著聲聲爆竹,看著朵朵煙花,人們都在等待著另一個得開始。
小時候,我和伙伴們日日盼望過年。除夕一到,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地忙起來,我家更比別家忙。從我記事起,除夕那天,我家一大景觀就是父親寫春聯(lián)的熱鬧場面。父親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,全村人幾乎都請父親寫春聯(lián),父親也高興,有求必應。
新年舞社火社火,廣泛流行于甘肅各地,是一種載歌載舞、體裁多樣、種類繁多的綜合表演藝術,多在農(nóng)歷正月進行表演。民間社火表演中,以歷史上的豪杰英雄、善男孝女及民間傳說中的各種人物為角色。
新年新氣象,新年新生機,新年新機遇,新年新契機,新年新希望,新年新業(yè)績。新業(yè)績開創(chuàng)新生活,新生活定有新運氣。祝你狗年好運、新年大喜。新年許下心愿,朋友傳遞祝愿,幸運心甘情愿,開心自覺自愿,幸福一廂情愿,狗年如你所愿,事事…
過年了,過年了!早就盼望著過年。新年老人帶著歡樂來到我們的身邊,我們的臉樂開了花。過年了,大家都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煙花,沖到門外,高高興興地點燃了引線。啊,多么的美啊!天上頓時開出了一朵光彩奪目的鮮花,天空被染的格外耀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