廟會也在“變”
關(guān)于廟會作文:廟會也在“變”
國慶節(jié)那天,媽媽說:“思耘,今天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去廟會呀?”“愿意愿意。”我撒嬌地說。出發(fā)前,我滿心歡喜,這可是我有史以來第一次逛廟會呢。到了文化廣場,放眼望去,人山人海。人流望也望不到邊,我和媽媽被擠得“隨波逐流”。走了好長一段路,我想知道媽媽在不在我身后了,回頭一看。咦,媽媽呢?會不會是我跑丟了?頓時我也被這個想法給嚇著了。再回頭瞧瞧,媽媽什么時候跑到我身后的?來了就好嘛。好不容易“漂流”到了,廟會里。我想:雖然去不了中國的每個名勝古跡,但是買一點各個地方的小吃總可以吧。可是我定睛一看,和媽媽說的有著天壤之別。媽媽臨走前說廟會上的地方小吃是非常豐富的,F(xiàn)實是——地方小吃幾乎沒有,我買了一個北京糖葫蘆,味卻跟我們這兒的味道簡直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。剩下的是什么跟小吃沒有關(guān)系的。如:摩托車、皮鞋、衣服、石頭等等。我本來想快樂地和媽媽一起滿載而歸呢,可是當(dāng)我看到這個多年后被“包裝”的廟會,來時的歡樂之情就一掃而光了。漸漸地整個廟會高興的人越來越少,掃興的人在急速增加。我和媽媽也一臉的不高興。于是我們坐公交車回家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