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一本書去旅行
一個(gè)人,一本書,一條路;一盞燈,一壺茶,一場醉。
小時(shí)候,我最愛讀寓言童話,里面的故事千奇百怪,有美麗的公主,英俊的王子,惡毒的巫婆,有如拇指般大小的人兒,會說話的青蛙,生活在水中的人魚。各種奇異的事物為我打開了幻想世界的大門。我因此每日抱著書蜷在書柜旁,勾勒著稚嫩的夢。
大了一些,我便喜歡些富有哲理的書,書中有著先人前輩對人生的感悟、經(jīng)驗(yàn)。這讓我遇事更傾向于理性地思考,而非感性的判斷。可這也讓我自相矛盾:理性使我更清晰地了解世界,卻失去了生活的樂趣;感性使我精神上的放松,卻失去了對事物正確的判斷。我因此而苦惱許久。這時(shí)的書,更像是一盞燈,引領(lǐng)我前進(jìn)。
再長了幾歲,我更偏好詩詞古文。在“風(fēng)柔日薄春猶早,夾衫乍著心情好”里欣賞早春,在“雁過也,正傷心,卻是舊時(shí)相識”里傷感秋愁;在“畫角悲海月,征衣卷天霜”里感受烽火狼煙,在“龍銜寶蓋承朝日,鳳吐流蘇帶晚霞”里看盡長安繁華。只消一壺茶、一本書,便是一日。
現(xiàn)在的我,傾心于能夠使我有感觸的文字,《詩經(jīng)》、《拿破侖傳》、《最美的散文》……范圍很廣且互相之間沒什么關(guān)聯(lián),像大海包容江河般,囊括了不同時(shí)期的我喜歡的所有書籍,雜亂而有序。
我時(shí)年十四,書陪著我走過不同的時(shí)期,給予我相同的快樂;見證著我的蛻變,在我的生活中,描繪著不同的色彩。
十四年過去,我依然嗜書,依然愛著一場場如癡如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