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系皖南
相信很多人對《藏龍臥虎》這部影片不會陌生。當我們陶醉于它那精彩的情節(jié)時,有沒有更留意那優(yōu)美的風景呢?去年國慶節(jié),我便來到了它的拍攝地:翡翠谷和皖南古村落——宏村、西遞。
翡翠谷
從安慶驅車前往黃山,一路風景雖也美麗,但總覺得沒有什么可看的。一直到了太平湖境內,才有了些許意思。山蒼翠欲滴,湖面平靜而柔和,山腰的竹林深不可測,又使這柔和的氛圍顯得詭異、神秘……
直到下午二時許,才終于到達了國家4a級風景區(qū)——翡翠谷。
《臥虎藏龍》的拍攝地就在這里,花鏡池則是李慕白和玉蛟龍打斗的地方。遠遠望去郁郁蔥蔥,竹枝搖曳,一股清涼的感覺悠然而生。不過這里的彩池確實是美。翡翠谷彩池群大小不同,形狀各異,清澈透明;倒映兩岸青山,多青碧如玉,也有因池底巖石的顏色而五彩繽紛,池水深淺不一,色彩更富變幻。其中著名的有龍鳳池、花鏡池、綠珠池、玉環(huán)池、白鹿池、雷雨池、天池、天鵝池等。大大小小美如翡翠,麗若彩珠,流光溢彩,靈秀絕倫,被人們贊為“人間瑤池仙境,天下第一麗水”。
入大門過情人橋便到達了海蚌灘。下雨天,淺灘是枯竭的。晴朗的日子,溪水卻反而源源不斷。我挺喜歡那片沙灘,狹長而平坦,鋪積著沙礫和溫潤的卵石,是個清凈的好去處。再到綠珠池,便是真正的勝境了。池水或晶明或翠綠,絢麗多彩,宛若顆顆翡翠,翡翠谷之名大概就源于此吧。
未游過翡翠谷彩池者,不能稱到過黃山。黃山之雄奇,見于蓮花、天都,黃山的美夢卻必從翡翠谷彩池中浮出。
小橋·流水·人家
第二天清晨,便驅車前往西遞和宏村。天氣很好,是個寧靜的細雨綿綿的日子,很適合去品味皖南的歷史與民俗,去領略悠久歷史所留下的廣博深邃的文化底蘊。
江南的雨像一個柔情的女子,風情萬種地俯瞰著這幽幽小鎮(zhèn)。雨中的宏村是迷人而神秘的。穿梭在古色古香的巷道,隨意行走,感受前世的古樸超然。幽深延綿的小巷中漫步,是段心的旅程。宏村那不張揚的美,質樸、細膩的美,很乖巧地等著你慢慢用心去感受。這里沒有忸怩作態(tài)的風騷,也不存在故弄玄虛的斯文。淡泊明靜的小橋流水,翠綠的垂柳,嫣然的蓮花,依水傍橋的老宅,長滿青苔的灰墻,層層疊疊的粉墻黛瓦——這一切,有序地構成了一幅恬美和諧的沉郁家園,一張絕美的畫。
李慕白牽馬走過的小橋依然,只是上面走過的是來來往往的游客。穿行在小巷中,耳邊不時傳來清脆的竹板聲。匆匆的腳步走進一段又一段的歷史,宏村的歷史太過厚重,隨便走進一座廳堂,打聽起來,它昔日的主人便是聲名顯赫的富商。
“山為牛頭樹為角,屋為牛身橋為腳”,奇特的布局充分顯示了古人的智慧。青石小巷,曲折通幽,只是任你怎么轉,只要最終都沿著村內水圳中水流的方向,都不會迷路。踏著月沼邊上的青石板,看斑駁的墻壁在水中蕩漾,勤快的村婦在水邊專注地浣洗,一任如織的游人在身邊喧囂著,專注地寫生的學生陶醉在美景中,用手中的筆勾勒出宏村的千般神韻,宏村的美便全在畫中了。
宏村有不少的工藝品,最為特色的應該是竹雕了?瓷狭艘环赖闹癜瀹嫞胫鰜淼臅r候買上,可惜等出來的時候卻怎么也找不著賣那幅畫的小孩,成為至今的遺憾。
中午雨中到達西遞。
與宏村相比,宏村像一個外表靚麗的女子,而西遞,卻是一個秀外慧中的閨秀。事實上,在申報世界遺產的過程中,卻是以西遞為主體的。
西遞沒水,從外表看到的西遞會讓你失望,但是,西遞更值得你去慢慢體會。
村口原有12座牌坊,唯有現在的這座“胡文光刺史牌坊”在文革中因為需要“反面教材”被遺留了下來,只有一大片空地還讓人遐想當年西遞作為徽商故里的驕傲。
西遞需要體會的在于她那精美的石雕、木雕、磚雕。履福堂的“八字門樓”檐起飛翹,西園的“四君子”石雕漏窗,各家各戶的富麗宅院、精巧的花園、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門框、漏窗,石雕的奇花異卉、飛禽走獸,磚雕的樓臺亭閣、人物戲文,及精美的木雕,無聲地展示著藝術的精華。
對于西遞,需要著重體會的還是她那深厚的文化氣息及徽商的處世哲學!皫装倌耆思覠o非積善,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”,“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,創(chuàng)業(yè)難守成難知難不難”,“書詩經世文章,孝悌傳家根本”,不同的楹聯(lián)顯示的不僅是徽商家庭的書香氣息,更表露了埋藏在他們心底的渴望:讀書登第才是他們最終想要的成功。
西遞的每家每戶似乎都是個古董店:賣雕刻、硯臺的,賣從明清時期的老宅拆下的匾額、窗欞……也許是現代的商業(yè)意識不知從哪溜了進來,人們似乎不愿按捺下去,這些祖?zhèn)鞯膶氊惐粯松狭藘r碼等待新的主人。
西遞被各種各樣的叫賣聲包圍著,可是你能說這是倒退嗎?有游人的地方就有商機,以經商發(fā)家的徽州后人怎么會錯過這個機會。畢竟徽州人要發(fā)展,我們不能阻止。只是,只是祈望徽州人在發(fā)展的過程中能采取一種可以更好地保護祖先遺物的方式,因為,我們失去的已經太多!
置身于古樸的徽州古鎮(zhèn),遠離了城市的喧囂,更是濾去了沉淀在心頭的種種疲憊和浮躁。這山水的靈秀與人文的杰出如此渾然一體,難怪一樣的山水,卻千般神韻,真可謂是步步入景,處處堪畫,令人流連忘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