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樂不貴
“池塘邊的榕樹上,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。操場邊的秋千上,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。黑板上老師的粉筆,還在拼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。等待著下課,等待著放學,等待游戲的童年……”
孩提時,童年是那樣的美好而又充滿樂趣,不一樣的童年有不一樣的樂趣,無論你是山里的娃還是城市里的baby,都有屬于自己內心的一片快樂晴空!傲弧眱和(jié)更是孩子們可以玩得酣暢淋漓、快樂至極的一個節(jié)日。
然而現(xiàn)在兒童節(jié)的快樂已悄然變質,一張張“六一”消費清單令人瞠目結舌,不僅僅是價格不菲的玩具、絢麗多彩的衣服昂貴得令人卻步,連簡單的兒童藝術照亦成了“天價攝影”。那么高價的兒童節(jié)背后,孩子們真正快樂了嗎?快樂的“六一”真的需要如此奢侈嗎?
作家梁實秋在雜文《燒餅油條》里面回憶,他小時候,小康之家的孩子也只能吃燒餅油條,只有父親甚至祖父才能吃到美味的餛飩、雞絲面或者羊肉餡包子,但是每家的孩子每天見面都樂呵呵的。那時候,沒有麥當勞,沒有3d電影,沒有名牌衣服,卻從不缺乏快樂;那時候,大人好像也沒有現(xiàn)在的爸爸媽媽這么忙,他們雖然不知道什么叫“親子”、什么叫“理念”,卻有時間給孩子做出一把鏈條槍、一個漂亮的雞毛毽子。
孩子就是孩子,每個人一生中只有一個童年,是在喧囂的商業(yè)環(huán)境中吃洋快餐買新衣服新玩具度過,還是找到一種新的方法不那么功利地度過,都是整個社會需要思考的問題。真正的快樂應該是有意義的,孩子們戴上紅領巾,應該在兒童節(jié)用他們亮晶晶的汗珠、真誠的笑臉、銀鈴般的歡聲笑語去溫暖身邊每一個人的心田。很多年后,他們或許會對自己曾經(jīng)的天真啞然失笑,但是絕不會后悔自己度過的那些沒有禮物和快餐的兒童節(jié)。
世界告訴我們,其實快樂只是一種精神行為,和物質沒有必然的聯(lián)系,也不存在一種正比例關系。讓孩子快樂起來,這是一件大事。童年時代,快樂不貴,但很珍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