踮起腳尖
有時和媽媽比身高時,總是踮起腳尖。有時候為了看更多美景,踮起腳尖。記得電視中的公益廣告里,有這么一句話,“站得越高,看得越遠”。從那時起,我就明白了我們?yōu)槭裁匆谄鹉_尖。
踮起腳尖,是為了看得更遠。在生活中,為了有更好的未來,更加出彩的前途,我們選擇聽長輩的話。因為他們比我們“站得高”,所以看得遠。其本質(zhì)上來說,他們有閱歷,他們更清楚什么才是少年時代中該有的。
踮起腳尖,是為了自己被看見。鶴立雞群這個成語并不陌生,在當今社會下,“雞群”也慢慢變得像“鶴”一樣高了。想要被看見,只靠理論上的知識并不夠,我們還需要大量的社會實踐。其實,學校就像個小社會,你與他人競爭,與他人共處。
踮起腳尖,是為了體現(xiàn)能力。這世間沒有喜歡與不喜歡的事,你所選擇的答案只有做或不做。大多數(shù)學生們都不喜歡學習,而真正的能力就是,你把一件你不想去做的事做到最出色。如果你不喜歡的事你都可以做到,更何況你感興趣的事呢?這,就是一個人的能力。
踮起腳尖,是為了實現(xiàn)目的。大多數(shù)人都有夢想,但我并不認可夢想,在我眼里,目標就是所謂的“夢想”。如果說是夢想,那帶有不夠的渴望,不自信,和對自己能否實現(xiàn)帶有一定的懷疑色彩。但如果是目標,那就是不可小覷的力量,堅定的信念以及破釜沉舟的精神。
撒切爾夫人曾經(jīng)說過“金錢不是目的,而只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。”踮起腳尖不是為了俯視,而是為了達到目的。踮起腳尖未必會痛苦,但不踮腳尖一定心痛惋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