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涼
機緣。
黃昏坐在老家門前讀安意如,正當翻到品《天凈沙·秋思》的那一篇時,風與蟬倏然聒噪起來。
于是驚而矯首。
似乎少頃前依然是彤云如絮、髣髴蔽日的天色,此刻卻暗沉如淺墨。敏感地覺察到,風變得陰冷而暴烈,高低參差的樹木皆在急劇搖晃著,猶如無根浮萍,輕易要被狂風掀起。蟬鳴似乎就在同時凄切地響起了——分明始終都在斷斷續(xù)續(xù)地吟唱著的蟬,突兀地闖入了畫面。
七月半。立秋沒有如約,秋天終于在這個森然的日子到來了么。曾固執(zhí)地以為,傍晚之景,只有“杜鵑聲里斜陽暮”才當?shù)闷稹捌鄥枴倍郑瓉砬镲L鳴蟬也并非時時都如稼軒詞中那樣安詳平和。
不知為何,這樣的季節(jié)一時讓我無法發(fā)出“天涼好個秋”那樣的感嘆了。
《天凈沙》大約是元代最膾炙人口的一首小令,被譽為“秋思之祖”。我記得,這首小令是爸爸在我很小的時候教給我的,那是個再平凡不過的黃昏,是不是秋天都已記不真切,而我的爸爸也未曾像我酸了吧唧的作文里寫的那樣目含惆悵,他幾乎是以戲謔的口吻一詞一頓地念給我聽:“枯藤——老樹——昏鴉,小橋——流水——人家……”我被逗笑了,他卻正色道,這是他非常喜歡的一首小令。有什么值得喜歡的?年幼的我無法理解,這些簡簡單單由詞語連綴而成的詩句,暗含著漂泊游子多少思鄉(xiāng)的悵惘與彷徨,這樣深沉的情感,與秋天有著剪不斷、理還亂的關聯(lián)。
不,或許那時的我是明白的,不然也不會念出稚嫩的詩句——那一縷白云,就像思念。
回家途中,望見不遠處的田野里有一位老者煢煢孑立。紙捆在他身邊熊熊燃燒著,帶著火星的碎片隨風揚起,絢爛如花火,卻很快化作灰燼。我鐘情這種迷信的儀式,雖然它將不可避免地漸漸被時代淘汰,但耀眼的火焰是那樣蒼涼而美麗,思戀在風中飄散,仿佛一個久遠的寓言。
歸至家,已入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