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,然后得
歌德在《浮士德》中寫道:“你把一個世界砸爛,隨后才能有新的。”舊的世界故然值得留戀,然而假若你一味地徘徊輾轉(zhuǎn),留戀于那些舊日的美好,那一個更新更美好的世界便被深藏于屏障之后。唯有狠下心來“砸爛”,放下那些你原以為的美好,同時也打開了屏障,一個新的世界便現(xiàn)于眼前。
園工在移植大樹時往往把一棵蒼天大樹刨根剪葉,弄得體無完膚,面目全非,并非不知愛憐,而是讓樹“忘卻”舊的和昔日的繁茂,在新的環(huán)境中把根扎得更深,葉才長得更盛,這正是舍得的智慧。
所謂舍得,有舍才有得,一味回顧往日的繁華盛景,卻忘卻了今日失卻了明日,到頭來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往日懷抱的一切早已是明日黃花,一場空了。難道那些晚清的遺老不是最好的例證嗎?二千多年的帝制在中國留下了深深的烙印,它曾經(jīng)讓我們驕傲,讓我們坐擁天朝圣國的美譽,然而當(dāng)一切已成過眼云煙,侵略者的槍炮在蹂躪昔日“天朝”的子民時,他們?nèi)匀还虉?zhí)了堅持用舊日的繁華蒙住雙眼,他們擁護帝制,也成了帝制最后的犧牲品。他們非蠢非愚,之中不乏學(xué)問高深之人,作怪的只是那對“新”之恐懼致使對“舊”的無法割舍。無舍,自然無得。
李叔同前半生是個風(fēng)流才子,曉通書法、繪畫、音樂,但在經(jīng)歷了這一切浮華之后,他毅然放下塵世的繁華,脫下了冠在他頭上的名號、頭銜。他的后半生只有一個稱號“弦一法師”,至此塵世的紛亂與他無關(guān),昔日或榮光或美好他都一并放下,一心禮佛,終成大師。
李叔同若一心留戀過去,必?zé)o法放下,心有雜念必不可能達到日后的境界。李可染舍戲曲專心從畫終成一代國畫大家;錢偉長為救國而棄文從理,終成物理學(xué)泰斗;比爾蓋茨棄學(xué)業(yè)而終實現(xiàn)夢想。他們所舍棄的并非他們不擅長或是不珍惜的,但只因為他們追求的是他們更向往、更珍惜的。即使未來是一片迷茫的未知,他們?nèi)怨麛嗟刈龀隽俗约旱倪x擇。約瑟夫康拉德曾在其作品《黑暗的心》中寫道:“真正的恐懼是人們對自己想象力懷有的恐懼。想象的東西往往是未知的,不可靠的,正是因為這恐懼,人們死死抓住過去這根“救命稻草”,卻不知這正是阻礙他們前進的禍首。
舍,然后得。敢于舍棄才能得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