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的美麗來自磨礪
秋天,成熟的果實低下了頭。她豐滿、絢麗且斑斕。在這金色的季節(jié)里發(fā)出了宛如鉆石般的璀璨的光芒。那是經(jīng)歷了磨礪的生命,那是屬于經(jīng)歷了痛苦的生命所特有的光彩。
不是雨,秋實早已枯落山溝;不是風,秋實早已霉爛枝頭;不是光,秋實早已灰暗蒼白;不是熱,秋實早已冷落大地。風吹雨打,給了秋實成熟的筋骨;光照日曬,給了秋實成熟的俊秀……經(jīng)歷了痛苦的生命是美麗的,她散發(fā)著誘人的香氣,綻放出奪目的光彩。
貝多芬在準備大展鴻圖時,厄運作弄了他——他的聽覺大大衰退;失去的愛情,再次蹂躪了他受傷的心靈。但是貝多芬在痛苦和絕望中挺直了腰桿,最終作出了永垂不朽的偉大交響樂《命運》。
“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行,行拂亂其所為,所以動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
生命的路途中,我們不斷跌跌撞撞地前進著,經(jīng)歷著不盡相同的磨礪,卻同樣有著每次在經(jīng)歷痛苦后綻放的宛如鉆石般的光芒。那是經(jīng)歷了磨礪后的生命升華,那是經(jīng)歷了痛苦后的美麗!
我還想起了春秋后期吳越相爭中勾踐的臥薪嘗膽。勾踐被夫差打敗后,立志報仇。他不惜身為夫差馬前卒,為夫差嘗糞便治病以取得他的信任。最后打敗了夫差。勾踐正是忍了常人所不能忍,才成就了他的功名。
而南唐后主李煜整天吃喝玩樂,荒廢了國家的治理,貪圖了一時的舒服,最后成了亡國奴。
由此可見,磨礪往往造就功名和美麗,而享受常常造成最后的滅亡和痛苦。
現(xiàn)在,有許多人卻因為一些小的痛苦就放棄了生命,放棄了對生活的希望。身在父母羽翼下的我們,真的不知道什么是苦難。我們過著衣來伸手,飯來張口的日子,嬌生慣養(yǎng),稍有不順就怨天尤人。爸爸媽媽沒有時間陪伴,就自認命苦;作用多了,就認為自己沒有了自由;在學校做操不認真被要求重做,就認為自己被刁難。
我們的骨骼已經(jīng)嚴重“缺鈣”了。適當?shù)刈屛覀兊纳?jīng)受磨礪,就是我們的精神補鈣!會讓我們變得更勇敢,更堅強,更美麗!
是的,在現(xiàn)實中,我們必須面對苦難。當我們頂過去時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我們的內(nèi)心成長了。那快樂的感覺有時無法形容。讓我們認識各種各樣的事情,讓我們體會各種各樣的心情。這顆心就會變得堅強。一次次經(jīng)受住了磨礪,才有痛苦后的美麗。生命之所以美麗,正在于他有血有肉的過程中,始終高揚著一個美麗的主題。這主題的基礎在于痛苦。生命沒有痛苦,那就是沒有生命的生命,等于死胎,早衰,或者枯萎,不管是對人還是對樹。
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礪背后,發(fā)出了耀眼的美麗。生命的美麗就這樣一點點堆積,漸漸地,我們就這樣長大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