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煜作文(2篇)
李煜作文(1)
“春花秋月何時了,往事知多少?小樓昨夜又東風(fēng),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。雕樓玉砌應(yīng)猶在,只是朱顏改。問君能有幾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。”
初識李煜,正是這首讓人感嘆的《虞美人》。當(dāng)時只是單純喜歡這首詞的詞藻和意境,但卻沒有注意到背后的他的眼睛和他的心。
詞的本身就好比一朵花,而詞人李煜則是一朵花的精魂。
在現(xiàn)實(shí)與夢想沖突時,他無奈,只是傷懷。他純潔得似乎只是天使的化身,只想逃進(jìn)自己的夢想。也許,真的只有詩詞,才能填補(bǔ)他的夢想的缺陷吧。
但,現(xiàn)實(shí)是無法回避的。真不知道他當(dāng)上國君時,在想著什么呢?他是個很失敗的國君,無可置疑,他把他的夢想帶上了朝廷,他把詞帶上了朝廷!南唐,這個曾經(jīng)的王朝!
煜,是照耀的意思。不知道,他是否也曾有過,或是一直都有的一個理想:使南唐富強(qiáng)起來,哪怕只有父親李璟留給自己的半壁江山!比起從嘉,那個純純的名字,煜則更有威信與神采。其實(shí),李煜,南唐后主,這個多情的詞人的心,是可以包容那個也許的理想吧!
但,請原諒他,他真的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。那天降宋時,對于這個“幾曾識干戈”的李煜,實(shí)實(shí)在在是個很大的打擊,“最是倉皇辭屆日,教坊猶奏別離歌。垂淚對宮娥。”一瞬間,從天堂跌下人間,這朵柔弱的花兒怎能受得?但,這就是李煜。那首《破陣子》,曾被蘇東坡批評。他認(rèn)為后主在辭別太廟時應(yīng)對太廟慟哭,向百姓謝罪;然而現(xiàn)在卻對著宮女流淚,聽樂隊(duì)奏別歌,這種人是應(yīng)當(dāng)失去帝位的(《東坡志林》)!
但是,他不知道,李煜走時,是沉默著走的。他的內(nèi)心定有愧疚,但他卻已沒有面子去見太廟,見百姓了!他知道錯了,所以,他只選擇了默默地流淚,然后默默地離開……
黯銷凝(張孝祥《六州歌頭》),默默地傷懷。降宋后,李煜對著如鉤的月,回想往事。往事輝煌,對李煜,卻不堪回首啊!在詞人李煜的眼里,風(fēng)花雪月,只能勾起無限的哀愁和回憶。此時,李煜他,在想什么呢?只有夢!“多少恨,昨夜夢魂中。還似舊時游上苑,車如流水馬如龍。花月正春風(fēng)!多少淚,斷臉復(fù)橫頤。心事莫將和淚說,風(fēng)笙休向淚時吹,腸斷更無疑!閑夢遠(yuǎn),南國正清秋。千里江山寒色遠(yuǎn),蘆花深處泊孤舟。笛在月明樓。”
“林花謝了春紅,太匆匆!”那朵花,如今只剩一地零落的殘紅。
輕問,“流水落花春去也”?……
李煜走過了四十一年的春秋冬夏。他,真的好像只是一個人間過客……
之前說過,李煜是朵花的精魂。如今,花已凋零多年,靈魂已升華,但他卻把芳香留在了我們的心中……
“世事漫隨流水,算來一夢浮生。醉鄉(xiāng)路穩(wěn)宜頻到,此外不堪行。”
酒冷,詩殘,夢斷。
李煜作文(2)
月兒像夜空那無神的眼,給大地罩上一層死百的紗。長江卷著冷冷的寒光奔向遠(yuǎn)方,而你的思緒飄得更遠(yuǎn),更長。
巍峨的宮殿里,金碧輝煌。金光。玉光。綢緞衣服的光。醉后的臉蛋泛的紅光。交相輝映;酒香。菜香;ㄏ。妃子們的胭脂香。沁人心脾,歌聲。笑聲。樂聲。吟詩聲。悅耳動聽,你沉醉其中,醉心詩文。
直到宋軍開到城下,馬蹄聲蹋碎了你華麗的夢。于是,你獲得了一個并不值得羨慕的榮譽(yù)——你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被俘虜?shù)幕实邸?/p>
不知是愁苦,悔恨,還是悲傷,給你的詞撒上一層無形的陰冷,也使你有了異乎常人的感受?吹揭唤,李白說:“天門中斷楚江開,碧水東流至此懷。”蘇軾說:“大江東去浪淘盡,千古風(fēng)流人物。”毛澤東說:“鐘山風(fēng)雨起蒼黃,百萬雄師過大江。”而獨(dú)有你說:“問君能有幾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。”幾分凄婉,幾分哀怨,幾分消沉,幾分無奈,鑄成了你獨(dú)有的詞和你的詞壇奇芭。
也許你是一個優(yōu)秀的詞人,但你不是一個好皇帝;也許你是文學(xué)上的巨人,但你在政治上卻是矮子。也許你很偉大,單你卻身處一個不適合你,并最終把你推向歷史深淵的位置。“小樓昨夜又東風(fēng),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。”“紅了櫻桃,略了芭蕉,雨打窗臺濕凌消。”你的詞,給我們以全新的感受,凄美何嘗不美?甚至比完美更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