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美之心人皆有之
人人都愛美,年輕人更愛美。高爾基說得好,“照天性來說,人都是藝術(shù)家,他無論在什么地方.總是希望把美帶到他的生活中去!
人人都在創(chuàng)造著美,并且感受著美。所謂“審美”,首先就是如德國詩人席勒所說的,“善于從美的事物中找到美”。
從哪里去找到美?生活,是那樣的豐富多彩。如畫的風景,鮮艷的花叢,時堪的服飾,動人的樂曲,都洋溢著美。美,同樣存在于人們的精神生活當中,美言、“美行、美德,美好的理想、美好的心靈,比起人世間千姿百態(tài)的其他的美”,有更加高尚的價值。
有人說,找到心靈美,感受心靈美,不容易。確實,這比陶醉于美妙的大自然里或者沉浸在優(yōu)美的音樂世界里享受“美”,要難得多。但只要用心,也并不難。事實上,心靈的閃光,每天都在我們身邊出現(xiàn),關(guān)鍵是我們要善于從平凡之處發(fā)見出不平凡來。
“五講四美,活動,正使心靈美的鮮花追地盛開。某市有一位里弄居委會衛(wèi)生主任,每年三百六十五天,總是掃帶不離手,堅持在大街小巷,天天小掃,每周大掃,甚至在患了子宮痛以后也沒有放下手中的掃帚。她為什么能夠這樣持之以恒?原來,在舊社會,她六歲時父親患街病吐血而亡,兩個堂兄妹吃了腐爛食物中毒身死。
她看到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關(guān)心人民身體健康,開展愛國衛(wèi)生、除害防病活動,深切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(yōu)越性。此類感受并不新奇,但她正是由此出發(fā),來理解“五講四美”活動的深刻內(nèi)涵,熱心公益,忘我地勞動在平凡崗位上。有一個由七名退休干部和工人組成的黨小組,象對待自己親生父母一樣,悉心照顧一位孤老奶奶。
她們定人定時輪流值班,無論嚴寒酷署,從不間斷。黨小組長在戰(zhàn)爭年代兩次負傷,身上留有彈片,遇到刮風下雨,傷口就疼痛,但他晚上睡覺前還要到老奶奶處看一看,然后才放心回家。周圍群眾稱贊這個黨小組說:“真是人民的好黨員、居民群眾的貼心人、孤獨老人的好兒女!”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