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也是一種孝
我喜歡《燭光里的媽媽》,應(yīng)該說是很愛,但并不是因為它真的有多么出色,多么動聽,而是因為它在某一個瞬間不經(jīng)意地觸動了我最珍貴的回憶,讓我回想起老奶奶生病時的那些日子:
我那時還是在一個給了糖就忘了疼的年紀(jì),老奶奶生病了,臥床不起,我在床邊陪著,爺爺照顧她。
她家只有一只燈泡,發(fā)出暗黃色的光,就像燭火。因為接觸不良,爺爺只好用手舉著。爺爺每天都要給老奶奶擦背,他左手舉著燈,右手拿著濕毛巾,小心卻又認(rèn)真地擦著,偶爾水會濺出來,濺落到地上,濺濕他的衣角。
我看到暖黃色的光把他的輪廓勾出疲軟的線,燈光像是被他握在手心,凝成一把滾燙的熱淚,聚成一條溪流順著掌心的脈絡(luò)直奔孝的心房。此時此刻,我覺得爺爺也只是一個孩子,笨笨拙拙地照顧著他的母親,他所有的成熟穩(wěn)重老練滄桑在此刻都凝聚成一顆滾燙的赤子之心,他用孝心來回報他的母親……
春蠶、烈日、落葉、飛雪,歲月的年輪在不知不覺間又增添了一條痕跡,空曠的大地上又增加了一個新墳,爺爺跪在墳前,流下了悲痛的熱淚……
是的,老人走了。
天地間只剩下爺爺和一顆滾燙的孝心……
耳邊傳來《燭光里的媽媽》,我回想起那時的點點滴滴,不禁發(fā)出這樣的感嘆:
這,也是一種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