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夢南灣湖
那天,又是繼續(xù)的忙、延續(xù)的累。我上了兩個班四節(jié)課,批改了60本作文,每篇作文耗了我10分鐘左右的時間,還備了第二天的課,與學(xué)生談了一個多小時的話。頭暈了,腳重了,身軟了,回家匆匆扒了幾口飯就睡了,睡中做夢,夢里是:
一湖春水,點點白帆;紅男素女,天籟漁歌;朝陽弄金波,鷗鷺戲釣叟;還有那,楊柳依依惜白絮,炊煙裊裊招遠客。茶樓酒肆,香飄十里,染醉了,蒙蒙細雨,曲曲古道,縷縷西風(fēng);小橋流水,古藤老樹,雨傘翁媼。夜幕撫水鄉(xiāng),油燈亮廣漠,歸鴉鬧竹林,翠葉滴玉露;羅帳鎖良宵,雞鳴狗吠不知曉;曙色暖庭院,鮮花香新梢。早起把盞邀鄰里,林中拾詩笑桃夭。身無祿名眼自空,放寬心翅追飛鳥……
以后的日子,造夢、追夢,熬白了頭。直到這一天,我走下三尺講臺,告別三寸粉筆,才敢放心地?fù)溥M自然的懷抱,敞開胸藏的幻想,自由地放蕩靈魂,去找我久違的夢境。
在信陽探親的日子,濃秋的色彩撩起著我的舊夢。
我們驅(qū)車西南而行,穿過人車熙熙攘攘的繁華鬧市,來到南灣湖。
南灣湖是個有夢境的地方。它控五河(浉河、五道河、董家河、小泗河、飛沙河流)而牽五山(車云山、集云山、云霧山、連云山、天云山),挽淮水而主沉浮。因治淮福民而生,由奇山異水而名,素有“豫南明珠”之稱。
南灣湖上游聳立著李先念戰(zhàn)斗過的四望山;下游連著歷史文化悠久的賢隱山。賢隱山上有迄今1400多年的“梁王壘”遺址;有與嵩山少林寺、洛陽白馬寺、開封相國寺、南陽玄觀廟齊名的賢隱寺;有奇異的仙人床、丈人石,動人神奇的平頂松傳說。這成為南灣湖景區(qū)的豐厚文化積淀。
湖面東西寬約20公里,南北長約50公里,水域面積約70平方公里。森林面積2180公頃,控制流域面積約110平方公里,景區(qū)內(nèi)河流港叉縱橫,清碧的湖中錯錯落落散布的61個小島,猶如落入玉盤的大珠小珠,美不勝收。
山麓水岸,龍脈寶地,四季氣和景明,鳥語花香;▓@景觀依勢而建,亭臺樓閣藏山川風(fēng)水,茂林修竹擁碧瓦飛檐,水鏡日月映雕梁畫棟。原生態(tài)園林,處處是王維的水墨,陶潛的逸趣。至于云入樓臺,吟詠崔顥的《登黃鶴樓》放思;窗含雪浪,用蘇子的大江東去抒懷;淫雨霏霏,發(fā)范希文的憂讒畏譏之悲,都是愜意的情趣。而臥聽林濤,把酒臨風(fēng),則又可寵辱偕忘。
游南灣湖的路,是尋夢的路。
登上巨龍般的堤壩,感慨了偉大的人力創(chuàng)造,我們就踏上去碼頭的路,然后乘船上岸,游覽了散布在大小島山的古法茶坊、節(jié)節(jié)高、畫眉銜籽、放歌亭、茗萃苑、假山茶瀑、茶字溪、龍壺戲金蟾、浉源閣、百壺迎客、神農(nóng)井坊,以及鳥島、大圣島、夕陽亭等景點。
山行一路,曲徑蜿蜒。夾道修竹,籠煙披紗,秀立我旁,是個篩光剪影的丹青手。它撫動著妖嬈的長袖,搖曳著深秋慵懶的太陽,深藏著鳥語泉聲,送來沁人肺腑的清香。修竹的清香,是幽幽的深奧,像千年的古木一樣經(jīng)典,又像出浴的少女一樣清純,我找不出形容它味道的詞語,只能感受到它把我?guī)нM了七賢煮酒的疏狂里。
一路望山,松樹森森。松樹古貌仙骨,秋風(fēng)的情調(diào),冰雪的性格。它碎石裂隙,扎根飲泉,身軀偉岸,擎蒼探月。虬枝舞動白云,像蛟龍一樣婉轉(zhuǎn);直桿托起日月,像天柱一樣挺拔。崖壁上印刷的影子,是達摩面壁的佛光。千枝萬葉組合的雄渾吟詠,是廟鼓的佛唱。身在松林里行走,卻像在清泉里洗滌夏天的燥熱和汗膩塵垢一樣,清爽舒心。
南灣湖畢竟是南灣湖,因山多灣,因湖多水。水中行船,水浮山景;山里行步,山夾溪流。這溪流在山灣林竹間捉迷藏,就像云中之龍,只露一鱗半爪,留白予人去欣賞、去遐想。我?guī)状务v足于偶然而來,倏爾而去的那段清澈的流泉前,看它碧玉的魂魄,猜它從來處來,到去處去的使命,思維的步伐就像在追夢。
盡管山溪羊腸百折,婉轉(zhuǎn)回環(huán),一鱗半爪似地忽隱忽現(xiàn),但它撥動的無鍵古箏,彈起的無弦琵琶,敲擊的無形玉玦,總是把高山流水的旋律,從深山幽林里叮叮咚咚地送給知音。而善聽泉流的心,總會得到一種澄清徹明的洗禮,上善若水的感悟。
南灣湖是譽滿華夏、走向國際的信陽精品名茶的生產(chǎn)基地,沿途當(dāng)然不少茶園。深秋里的茶樹,泛著綠油油的翠色。眼下雖然不是采茶季節(jié),錯過了看紅顏玉手采茶的纖姿倩影,以及聽那煽動欲念的采茶歌的機會,但那亮晶晶、玉瑩瑩、嫩酥酥若鑲嵌在瓦藍夜空的星星一樣的茶花,同樣楚楚動人、滋滋可人。茶花素靜溫柔,秋波蘊涵,散發(fā)著唐詩宋詞的氣韻,簡直可以吻之為唇,捧之為魂。
茗萃苑是個入夢的去處。
茗萃苑建筑在山洼湖灣,一個碧波蕩漾的水面,由經(jīng)木橋通達,是個不染紅塵的境界。
走近茗萃苑,首先吸人眼球的是那扇插屏。插屏由12快古色古香的木牌組成,上面鐫刻著茶道,茶道說,品茶也:
“第一道,點香,焚香除妄念;第二道,洗杯,冰心去凡塵;第三道,涼湯,玉壺養(yǎng)太和;第四道,投茶,清宮迎佳人;第五道,潤茶,甘露潤蓮心;第六道,沖水鳳凰三點頭;第七道,泡茶,碧玉沉清江;第八道,奉茶觀音捧玉瓶;第九道,賞茶春波展旗槍;第十道,聞茶慧心悟茶香;第十一道,品茶淡中品致味;第十二道,謝茶自斟樂無窮!
未見茶而先見文,有點先聲奪人的感覺,它給我的第一印象是:對于茶,喝非品也!喝是饑渴之需,生理之要;品則重在精神享受、文化熏陶、人性倫理洗禮。品茶非在茶也,而在人也!在茶為味;在人則是給疲倦的人消倦;替蒙塵的人洗塵;為利益熏心的人清心。樂茶非樂茶品也,而樂在人品,即有品之人,樂山樂水、樂仁樂智、樂物我神交的自然與玄妙。
進了茗萃苑,就如置身蟾宮仙闕。佛香裊裊,那是素描的鄭重。古箏悠悠響起,那是《高山流水》《春江花月夜》。接著是仙女般的茶藝姑娘,用銀鈴般的音色念罷“金針幾葉含神韻,碧露一盞飄祥云;千年國珍流芳遠,天生麗質(zhì)蓋群英”的詩詞,就按道之序,進行茶藝表演。這時,佛香的白煙飄起馨香,沁入你的肺腑;古箏敲響叮咚的山泉,流進你的心田;古曲顫動著瑤池的旋律,搏動你的心弦;古詩散發(fā)著文化氛圍,升華你的意境。而茶藝姑娘呢,卻用她那禪定的芳艷芳心芳姿,嫻熟地表演著茶藝,其一舉一動,一顰一笑,茶道的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莫不使你入心入神而醉魂。
身臨此境,你會有什么感受呢?是否覺得一茶洗諸念,心清意自禪?
品茶入禪悟人生,不能不承認(rèn),人乃草木中人。人入草木方為人,草木有人方是茶。人與草木之間的至真至密至醇的關(guān)系,大概就是禪意罷。由此,人生如茶,生活即夢,茶禪一體,進入夢中,就可以在一草一世界,一木一菩提的玄機里,發(fā)現(xiàn)人生一世,就如草木一秋,幾度冷暖,幾許苦澀,幾番紛繁,都是茶魂。草木靜好,飲茶人好,茶清夢好。
浉源閣是個釋夢的境界。
浉源閣坐落在山之巔,雄閣三層而接九重。
登高遠眺:西迎五山泊浩渺,東抱信陽隱煙波;浉河接淮送紫氣,萬壑聚流浮碧螺。
臨湖而觀:涵虛萬頃混太清,氣蒸山島幻唇樓;水府翩翩鮫人動,星羅處處浮白鷗。
波靜時,湖如鏡,青山醉倒水中,樹木栽在龍宮,日月出入于水府,游魚穿梭于綠林,船出山岫而追白云。
裊裊風(fēng)拂,滿湖銀色的褶皺抖索,起跌著扁舟,飄蕩著豪情,散發(fā)著夢境,還牽系著輕盈無依的命運。
秋風(fēng)里,木葉被離開樹木,在空中翻著筋斗,煥發(fā)燦爛的蝴蝶,繚亂回腸百結(jié)的情調(diào),而那由不了自己把控的幾片落葉,跌入于浪花浮動,則讓人擔(dān)心它將要歸宿何處。
巨日臨湖邊,燒煮萬頃波光。幾個垂釣黃發(fā),被一只釣竿定格在夕陽紅里,有魚也樂,無魚也樂。那一竿云影一線煙,已把湖洲當(dāng)閑堂的狀態(tài),宛若斷云孤鶴的菩提像。
登浉源閣,仰俯之際,湖水裝著我的心潮,山島住著我的情感,鷗鷺煽著我靈魂的翅膀,那浩渺的煙波,籠罩的盡是我的夢謠。
鳥島是個多夢的所在。
南灣湖六十一島是“鳥的天堂”,而鳥島則是鳥的大本營。那里棲息著數(shù)以十萬的候鳥。
漫步小徑,小佇澗邊憐幽草,則有黃鸝唱深樹。夜宿閣樓,圓月明山幽靜時,偶有驚鳥鳴夜空。風(fēng)日晴好花紅樹,便見鶯舞白鷺飛。潭清天光觀游魚,常來飛鳥留倩影。仰望白云浮碧樹,正是一鶴沖天時。
鳥鳴幽靜,鶴走舞步,鷺戲流水,林藏布谷。八哥憨厚地挽留游客,鸚鵡調(diào)皮地譏笑人語,和平鴿款款地點頭送秋波。到處都是詩的意境,夢到張揚,洗禮靈魂的仙姿天籟。
丹桂飄香魚肥時,臨浦觀湖色,魚鷹在翠山碧水間翩翩起舞,它們梭織著幻境,飛著尋找機遇的希望,倏地一個俯沖掠下,得到收獲的滿足,然后滿意地翔滑于鳥島深林。那里是它們的家,有待哺的孩子。
在天鵝湖、鴛鴦溪、鸚鵡長廊,看鳥藝表演,竟然發(fā)現(xiàn),鳥被人們的夢想變成人的欲念。它們在馴養(yǎng)師的訓(xùn)導(dǎo)下,騎車、打球、做算術(shù)題目,竟是“從心所欲”了。鸚鵡的獨輪車技術(shù)、滑鋼絲的本領(lǐng),人所難及。一曲“孔雀東南飛”的樂曲,激發(fā)著一只只美麗漂亮的綠孔雀,排成一字形行列翩然飛下,恍若仙女臨凡。它們的優(yōu)美舞姿,開屏的絢麗與壯觀,是美麗的震撼。
具有諷刺的趣味是,訓(xùn)鳥也被人類的潛規(guī)則所規(guī)則。你不見那受指令的鸚鵡,竟然鄙夷一元錢嗎?還有那些不能開瓶的孔雀,它們賴以驕傲的美麗尾翎被拔賣后,簡直是“落地鳳凰不如雞”了。
大圣島上,我與獼猴夢話。
南灣湖猴島28畝,野生放養(yǎng)著100余只太行獼猴,這些獼猴機靈、調(diào)皮而可愛,人類把它當(dāng)景點,它也許把人類作了風(fēng)景線。人類觀看它們時,它們也好奇地觀看人類。我們看它,它們則時而搖晃著樹枝,時而蕩著秋千,時而展示著輕功跳竄于樹巔之間,在人類面前故意賣弄自己的本事。它們看我們時,好奇的眼睛滴溜溜地轉(zhuǎn)動,好像對人類的一舉一動都發(fā)生興趣,不知道它們看到了人類什么,這些齊天大圣的后代,它們的大圣是從來沒有臣服過人類的。
看到這些獸類靈長,我多夢的內(nèi)心不禁問道:老朋友,你認(rèn)識我嗎?我們是遠古宗親。我們的老祖宗分家立戶之時,命運青睞你們,你們獲得了自然的全成品質(zhì)量,可以不勞而獲,靠著先天的本能圖式在自然界的懷抱里生活。人類則不能,人類得到的只是自然的半成品質(zhì)量,他必須有勞而獲,靠手腦的勞動來生活。你我之間夢守著一個萬古未變的道理:墨守成規(guī)者乃猴;改變自我者乃人。
日沉湖光時,我們踏上歸途。
我們是乘船而歸的。這時,晚風(fēng)送程,這個三山七水的大湖,雪濤涌起,浩浩湯湯;云夢渺渺,水闊吞天。山島被它嚇得縮著脖子隱退,而龍王卻派來無數(shù)蛟龍,抬著我們的游船,依依不舍地緩緩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