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“染”
北宋詩人周敦頤的《愛蓮說》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: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!鄙徎,身處污泥之中,卻纖塵不染,經(jīng)過清水的洗滌,顯得純凈卻不妖媚,它是高潔之物,廉潔清白。蓮花的形象亭亭玉立,純潔美麗,白的淡雅素凈,紅的艷而不俗,粉的嬌而不媚。它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,沒有玫瑰的艷麗多彩,沒有月季的婀娜多姿。但是,蓮花冰清玉潔的情操卻始終感動著我們。
“要出污泥而不染,才算是真正的潔凈!边@是一位哲學(xué)家所說的話。所有潔凈和美麗的事物,都是值得珍惜的?墒,要得到這樣的潔凈和美麗,只有一條路:從骯臟的淤泥中破土而出,卻絲毫不染一點(diǎn)兒淤泥,不沾染一點(diǎn)兒污穢。這是多么清白高尚,自潔自愛的品質(zhì)呀!
西晉思想家博玄說過這樣一句話: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!币馑际牵嚎拷焐暗淖兗t,靠近墨的變黑。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,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。說明與人呆久了,就會沾染上他的行為和品質(zhì)。
可是,蓮花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品質(zhì)卻推翻了這條理論,蓮花經(jīng)歷重重污垢滌蕩卻仍如清水芙蓉一般,依舊保持本心,潔身自愛,纖塵不染,堅(jiān)貞不渝。
比如魯迅先生,他出生在一個(gè)封建地主家庭,那些地主總會欺壓百姓,而魯迅先生卻絲毫沒有沾染他們殘暴的品質(zhì)。他小時(shí)候就非常同情勞動人民,成年后,他以筆為武器,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丑陋?梢姡呶幢睾。
再比如劉備之子劉禪,被世人稱為“扶不起的劉阿斗”。他身邊有諸葛亮,并依靠朝臣,從小到大受到他們諄諄的教誨和潛移默化的熏陶,但他仍沒有受到一點(diǎn)點(diǎn)的感化,依然昏庸無能,奢侈無度,“樂不思蜀”,導(dǎo)致蜀國滅亡。劉禪待在這么多賢德之士身邊,卻絲毫沒有沾染上這些賢德之士的美德。近朱者赤嗎?由此看來,近朱者也未必赤。
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”。蓮是君子,出于污穢卻不污穢,長于淤泥卻如此美麗。在黑暗的社會中,許多人像蓮一樣散發(fā)著清香,含蓄深沉,光明磊落,自潔自愛,亭亭玉立,不沾染人世間的丑惡。蓮雖然身處污泥,卻依然冰清玉潔。這種潔身自好,不同流合污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敬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