換個角度想一想
當按照常規(guī)思想去思考問題時,我們常常受到經(jīng)驗的支配,不能夠全面、正確地分析事物,而我們從相反的角度去進行思考,去探索,卻往往會另有所發(fā)現(xiàn)哦。
相傳北宋的史學家司馬光在兒童時代就聰明過人,何以見得,有一次,他和一群伙伴在一起玩耍,有個伙伴不小心跌進了盛滿了水的大缸中,缸口太高,伙伴們都夠不著,急的手足無措,這是,司馬光靈機一動,撿起一塊大石頭,高高地舉起并用力地向缸體砸去,缸破了,水瀉了出來,落水的伙伴當然也得救了。
在缸高人小的情況下,司馬光敢采用不同于常規(guī)的方式,體現(xiàn)的不僅是司馬光的與眾不同,還可以看出逆向思維的好處。
一家三口決定搬進城里,于是進城去找房子,忙碌了一天,直到夜幕將至時,好不容易才看到‘公寓出租’的廣告牌。
他們找到房東,準備咨詢關(guān)于房子的情況,房東上下打量了他們一番,然后遺憾地說道;‘實在對不起,我們公寓不對帶有孩子的住戶出租!f罷,便把門關(guān)上了。
丈夫和妻子聽了,一時不知道如何是好,只好垂頭喪氣地走了,他們的孩子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,心想,真的沒辦法了?突然,他掙脫了父母的手,快步跑到那個房東那里,敲了敲門,精神抖擻地說;‘老爺爺,我要租這間公寓,我只帶了兩個大人,沒有帶小孩!繓|一聽,哈哈大笑,答應把房子租給他們。
不僅如此,很多的發(fā)明都是人們運用這個方法設(shè)計出來的,比如說,傳統(tǒng)的破冰船都是依靠自身重量來將冰塊壓碎,因此,它的‘頭部’都由特別笨重的高硬度材料制成的,要轉(zhuǎn)向也十分不便。那如何能讓它行動自如呢?
前蘇聯(lián)科學家反其道而行之,考慮變向下壓冰為向上推冰,先讓破冰船潛入水下,依靠浮力從冰下向上破冰,于是發(fā)明了一種新型的破冰船。
這種破冰船設(shè)計的十分靈巧,不僅節(jié)約了許多原材料,還不需要很大的動力,安全性能也提高了;遇到堅厚的冰層,它能向海豚那樣上下起伏前進,破冰效果非常棒。因此,這種破冰船被譽為‘最有前途的破冰船’。
看了以上幾個小故事,你應該知道了些什么吧?
勇敢地對常規(guī)說‘不’,在做發(fā)明時,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想一想,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,從‘因’中去找‘果’,這樣,你也可以成為‘小小發(fā)明家’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