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汕功夫茶
避開紅塵喧囂,平心靜氣喝壺潮汕功夫茶,讓茶汁沿著喉嚨緩緩而下……那感覺令人七竅暢通,滿腹清香;飯后回甘,如人花苑。
并非我有意吹噓,如果沒有潮汕功夫茶,恐怕陸羽的《茶經(jīng)》就會少了許多寶貴的素材吧。
這里,我不妨將家鄉(xiāng)潮汕的功夫茶的茶藝、茶德教你幾招。
泡茶三步。首先,用開水將茶具消毒,下好茶葉。下茶葉不能太吝嗇,也不可貪多,下泡壺容積的2/3為宜。茶葉在水里一泡,就會舒筋展骨“胖”起來,盈滿茶壺。干茶葉被開水一泡,水面馬上會產(chǎn)生一些白泡沫。泡沫有灰塵,不能喝,應(yīng)用壺蓋將泡沫弄到一旁,待泡沫聚集到一起時,再用蓋子將其挑出壺外。當(dāng)然,這道工序只有動作嫻熟的人才有這種身手,初學(xué)者往往難以一步到位,如果多挑幾次,泡沫也就破了。
頭泡茶不能吝惜,應(yīng)將它倒掉,因為再干凈的茶葉,都多少帶有一點灰塵。泡功夫茶有這么一句俗語:頭泡倒,二泡早,三泡四泡味道好,五泡六泡不可少,七泡久,八泡老,九泡十泡不要了。
也有文人將功夫茶的泡茶關(guān)鍵打趣地比喻說:功夫茶,看杯中,蜷縮未展褓中嬰,舒眉展骨豆蔻年,肥肥碩碩陽壽盡?梢哉f這是俗語的別解。
其次是篩茶。篩茶也有學(xué)問,應(yīng)做到“關(guān)公巡城,韓信點兵”。
所謂“關(guān)公巡城,韓信點兵”,就是把茶杯靠在一起,讓茶壺圍繞著茶杯輪流篩,切忌篩滿一杯再去篩另一杯。這樣,茶汁就不會濃淡不一了。
最后,每杯篩人多少茶汁也頗有講究。深諳功夫茶茶道的人都明白,如果茶汁不足茶杯的一半,說明主人瞧不起客人,這是鄙夷的暗號;如果將茶杯篩得滿滿的,那就是暗示你主人不想再泡茶了,或是主人請你回去的“逐客令”。
功夫茶有一種約定,俗稱茶規(guī)。篩茶人篩完茶后,自己不能先飲,要等客人端起茶杯后,方能端杯。篩茶人兀自先喝,意為目中無人。一個茶盤上同時有三杯茶(這是潮汕地區(qū)的習(xí)俗,一般情況下都擺著三個茶杯),主人也好,客人也罷,只能各取身旁的那一杯,而不可隔杯取茶,否則會被視為無禮。主人催請客人飲用時,會用左手指頭輕叩茶幾,右掌向上伸出,來個“請”的姿勢。
功夫茶,開胃健脾,生津止渴,提神醒腦,延年益壽……功夫茶,潮汕人的閑情雅逸、志趣豪情,潮汕人待人接物的禮節(jié)、為人處世的象征……功夫茶,茶濃情更濃,永遠追尋著春天的足跡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