允許“貪生怕死”
“貪生怕死”!柏潯笔鞘裁匆馑寄?在現(xiàn)代漢語里貪是指“貪戀,舍不得”,詞義其實蠻好的,只是字眼不太雅觀。由于這個常與“貪婪”“貪污受賄”“貪贓枉法”這一類詞語連用的“貪”字,“貪生怕死”成了一個經(jīng)典的貶義詞。“貪生怕死”在現(xiàn)代漢語指的是“貪戀生存,畏懼死亡。指對敵作戰(zhàn)畏縮不前!币苍S你會問了,這個“貪生怕死”哪里的。吭凇稘h書·文三王傳》里:“今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,冬月迫促,貪生畏死,即詐僵仆陽(佯)病,徼幸得逾于須臾!薄皯佟弊峙c“貪”字語義是差不多,假如把“貪生怕死”的“貪”字換成“戀”字,“戀生怕死”,感覺如何呢?恐怕咋一看。還以為是褒義詞呢!
其實我們都很愿意享受生命,對嗎?“貪生怕死”又怎么會是貶義詞!它是人的本能啊,假如一塊磚頭向你砸來,你不會自主地躲過去,還站在那里不動,“不畏死亡”嗎?“貪生怕死”才是智慧的選擇!你只能升華和超越“本能”,而不能與它作對,企圖讓它消亡,你如果站在那里等死,那么你就太笨了。你是注定不能流傳千古的。
“螻蟻尚且偷生”這句古語一語雙關(guān),看過的人都知道接一句“何況人呢!”,F(xiàn)在都說“生命第一”,“安全重于泰山”,那么注定是要“貪生怕死”的,這也是我們所應(yīng)該擁有的權(quán)力。這種權(quán)利應(yīng)該是我們最基本的權(quán)力。
是“好死不如賴活”還是“寧為玉碎,不為瓦全”?恐怕要你自己選擇了!昂盟啦蝗缳嚮睢彪m無骨氣但卻坦白出了我們的心聲,“寧為玉碎,不為瓦全”呢?是有一股子硬氣,但有什么意義呢?違背自己的“本能”嗎?迄今為止,違背“貪生怕死”的人是注定要失敗的!張藝謀的《活著》,講述了死亡的威懾。你也許會用“貪生怕死”嘲笑某個人,笑他懦弱,笑他無能,可,試問:是什么把人變得這么卑怯?死亡。恐怖的死亡。
生老病死多么好呢!多么美好的生存狀態(tài),可卻偏偏有人要自作聰明去違背它!享受生命的每一米陽光,不好嗎?莊子說過“適來,時也;適去,順也!敝v得不就是順其自然么!就像花開花謝嗎,也許你會說這太平凡?墒窃凇柏澤滤馈敝,在這樣的“平凡”中,我們卻能活的不平凡!
可是,偏偏“貪生怕死”卻也不是那樣能輕易做到的?v觀上下五千年,人類要“貪生怕死”談何朋友,《史記》看過嗎?魯迅先生給了它很高的評價,“史家之絕唱,無韻之《離騷》”?墒沁@本書的作者是怎樣活過來的!受盡屈辱,在嚴刑之下,“貪生怕死”,最后他活了下來,寫出了《史記》,由于“貪生怕死”,他留芳千古,萬古長青!
朋友,千萬不要笑“貪生怕死”的人,也許你連“貪生怕死”都做不到呢!中國古代“司法”的傳統(tǒng)是嚴刑逼供,結(jié)果辦了不少錯案,而那些嚴刑下的人,有冤不能伸,就像啞巴吃黃連,有苦卻說不出!他們“生不如死”,便求速死。結(jié)果因為他們的死,這樣定了案,他們便成了遺臭萬年的歷史罪人。多么令人感慨啊。假如能夠活下來,也許不會就此定案。不死的話,也成了一樁懸案。而假如自殺的話,那些無知的人們卻會把你當(dāng)作“畏罪自殺”!
我們應(yīng)該對“貪生怕死”這種權(quán)力保持最起碼的尊重。
當(dāng)然,我們“貪生怕死”也要“向死而生”。俗話說“死里求生”“狗急了也跳墻”“兔子急了也咬人”。陳勝吳廣的大澤鄉(xiāng)起義,就是最典型的例子。秦二世元年7月,陳勝吳廣等900人被征,途中在大澤鄉(xiāng)遇雨,道不通,不能如期趕到,依法當(dāng)斬。陳勝吳廣想,既然失期當(dāng)斬,逃亡也是死罪,造反也不過是死罪,同樣是個死,何不賭它一把,興許死不了呢?結(jié)果他們的起義遭到了后人的肯定,雖然失敗了,卻是中國史上第一次的農(nóng)民大規(guī)模起義,非常有歷史價值。設(shè)想,假如他們愚昧地“貪生怕死”,直接逃亡,恐怕今天又是另一派情景了。
今天還有輕生的行為嗎?有,肯定有。這是毋庸置疑的。被久欠薪酬的農(nóng)民工,上街自殺博得憐憫被成為“跳樓秀”,甚至被誣為“惡意”討薪,這里姑且不談。走投無路之下,,身懷利刃或炸藥討薪,與老版同歸于盡的人大有人在。可,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這樣有悖“貪生怕死”這樣的情況呢?是政府沒有完善處理吧。假如政府真的不為這些被欠薪的工人做主的話,那么我們可以扯著嗓子叫它“惡政”了。幸好今天的政府開明,才使得人人都有“貪生怕死”的權(quán)力了。
至于那些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做賭注的,還有那些為搶區(qū)區(qū)幾百元就鋌而走險,為貪污人民的那些血汗錢而不“貪生怕死”的人,是何等的卑劣。為什么不好好的“貪生怕死”一番呢!……好了,現(xiàn)在我們姑且把這些放下,不在本文討論范圍之內(nèi),從略。
也許你會對“貪生怕死”這種行為,這種人權(quán)持否定態(tài)度,也許你會一一列出那些為了“茍且偷生”“賣國求榮”的“漢奸”,也許你看不起他。尤其是那些在現(xiàn)實中表現(xiàn)的大義凜然、敢作敢為的人們,但我卻認為這些人頗為可疑。在網(wǎng)上,就算你在懦弱也能充英雄好漢,因此網(wǎng)上的“梁山好漢”比現(xiàn)實中要多上幾百倍甚至幾千倍,這是顯而易見的。而有些“瘦子充胖子”的“梁山好漢”,卻動不動就罵歷史上的人“狗漢奸”“賣國賊”,似乎不共戴天呢!必須拔了他的皮,吃了他的肉,再把它粉身碎骨再痛快。他們總是“以理殺人”,而卻沒有精神上的一把鋼刀!“殺人”前,卻不看看自己長什么樣子。用一句不雅的話說,就是“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長什么樣子!”我搞不懂這些所謂“大丈夫者”的邏輯,當(dāng)然,也不許搞懂,他們是精神上的混亂者。
當(dāng)然,我說“貪生怕死”,是要聰明地“貪生怕死”。
“貪生怕死”既然是個人的權(quán)力,那么就有處置自身的自由。換句話說,就是可以“貪生怕死”,允許“貪生怕死”。當(dāng)然,我說“可以”“允許”并不是說“一定”。就是說,你可以舍生忘死、殺身成仁、舍生取義、寧死不屈。但是你要明白,這你是有悖常理的,上帝是不會饒恕你的。儒家說“士可殺不可辱”,不反對以死明志;而基督教呢?他們好像是不可以這樣的,但丁的《神曲》讓那些自殺者都下了地獄,但丁是這樣解釋的,不管他們因為多么高尚的緣由,都沒有服從上帝對他們生命的安排。只有聰明的“貪生怕死”者才能變成天使進入天堂。莊子也講究的是“順其自然”,就像花開花謝的一樣自然,把生命的輪回當(dāng)成一種自然就好了,一定要“戀生”呢!
至于“殺身成仁”,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(yè)而舍棄自己的生命,那么這個“仁”是否真的“仁”呢?為了怎樣的正義,值得殺身以成之?在我看來,這得由個人信仰來決定。當(dāng)然不“貪生怕死”,去“殺身成仁”也不是毫無意義的。就好比與的舍身,為了整個中國而死,這樣的死卻是有意義的,他給了許多人“貪生怕死”的權(quán)力。還有這樣一個故事,一個小女孩,17歲,風(fēng)華正茂,高考因為差一分,結(jié)果自殺跳河而死,而就在她死去的第二天,省政府卻宣告有一題搞錯了,那位女孩的分數(shù)正好相當(dāng),成功錄取了。我認為這樣的死是毫無意義的,也許只要“貪生怕死”一點點,她就可以遭到生活的厚待呢!他以后的生活說不定多么美好呢!
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》主人公的名言是:人最寶貴的是生命。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,人的一生應(yīng)該這樣度過:當(dāng)回首往事的時候,她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;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,臨終之際,他能夠說:“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,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失業(yè)——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!币簧,好一個一生!說的不就是要你好好活著,允許自己“貪生怕死”,努力給別人貪生怕死的權(quán)力!這樣的人其實是最最偉大的!
簡之,“貪生怕死”是人的本能,要讓人們安居樂業(yè)珍惜生命。你如果想為人類做點什么,那么就請你“貪生怕死”吧!
是的,你有選擇“貪生怕死”的權(quán)利和自由,但這種權(quán)利和自由是有邊界的,個人選擇是要自己負責(zé)的——
當(dāng)你選擇了當(dāng)一名軍人馳騁沙場時,那么你就必須遵守隊伍的“沖鋒在前”和“臨危不懼”,你不能選擇逃避,所以,你可以“貪生”,但你卻不能“怕死”;當(dāng)你選擇當(dāng)一名記者揭露社會丑陋時,那么你必須顧及他人的感受,必須不怕黑社會的打擊,不遺余力的調(diào)查真相,記錄社會的成長,所以,你可以“貪生”,但你卻不能怕死;當(dāng)你選擇當(dāng)一名醫(yī)生救死扶傷時,那么你必須尊重病人,不能怕被疾病傳染,不能丟下病人不管,你必須竭盡自己所能救助病人,所以,你可以“貪生”,但你不能怕死……所以你在選擇職業(yè)時,必須慎之又慎,顧及家人的感受,是“貪生”還是“怕死”這是你自己的權(quán)力。每一個職業(yè)都有你該盡的本分,盡到了,不算崇高,沒盡到,卻是過分。當(dāng)然,在你選擇職業(yè)的時候,你這種“貪生怕死”的權(quán)力已經(jīng)被束縛了,被縮小了。
所以,“貪生怕死”這種權(quán)力需要你的合理運用。允許“貪生怕死”,這是所需要記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