萍聚
剪剪秋風吹送數(shù)不清的寒意;淺淺晨露,傳遞道不明的清幽;落落余輝,散落思不盡的情謚。依然記得我把錄取通知書放在老師同學面前時,他們?yōu)槲覛g呼鵲躍,自豪無比的笑臉;依然記得畢業(yè)晚宴上你不言,我不語,最后又流著淚告別。十年寒窗凝于此間一刻,一句“莫愁前路無知己,天下誰人不識君”。道出數(shù)不盡的祝福,一句“海內(nèi)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”訴盡說不完的期盼,別時茫茫淚滿襟,聚如浮萍,散如浮萍,重要的是曾經(jīng)擁有過??。
歲月如歌,歌里有過迷茫,有過輕狂,有過哀愁,也有過奮斗。但最重要的是曾經(jīng)擁有。正如春天,一種顏色絕對不會招人喜歡,只有姹紫嫣紅,才是美麗的春天,如今我們又走進了另一個象牙塔,繼續(xù)尋找自己的夢,相信這些曲子不會太單調(diào)。因為大學,又是一個青春張揚,夢想起航的地方。
九月河堤兩岸的蘆葦開出了潔白的蘆花,放眼望去蒼蒼茫茫、悠悠蕩蕩,似空中飄落而下的雪花,似仙鶴身上潔白的羽毛。
我想蘆花的靈魂就在這樣的白,白的干干凈凈,白的瀟瀟灑灑,白的飄逸,白的醉人。這種白能浸透其它任何一種顏色,能羽化出透明的純潔。白是樸素的,又是和藹的,是明凈的,又是豁達的。
漫步蘆花小徑如進入了白色的童話世界,一陣風過兩旁的蘆花拍打在臉上,流淌出一縷縷淡淡的香。蘆花蕩中偶然會見到一只只白鷺在此覓食,由于我們的驚擾,幾只白鷺展翅而飛,在天空中輾轉(zhuǎn)盤旋,后又消失在蒼蒼的蘆花之中,若不是漫步蘆花深處我們是絕不會發(fā)現(xiàn)它們的。因為白鷺的顏色競與蘆花的色調(diào)配合的如此其妙。
我是最喜歡在黃昏的時候去看蘆花的,因為夕陽能映襯出富有濃濃詩意的蘆花蕩,晚風會送給蘆花林飄飄揚揚。
并且此時很靜,靜的聽得見任何細碎的聲音,蟋蟀的歌唱,輕風的低吟,河水的流淌,蘆葦們互相拍打著翅膀。這些聲音似乎很細很柔,但去非常的純凈與清晰。
聽說這些潔白的蘆花可以用來做枕頭,不覺心里頓生些許涼意,難道這就是它們的歸宿,當人們進入甜甜的夢想時還有誰能夠想起它們曾經(jīng)的那份潔白,那份飄逸。
每年的九月河堤的兩岸的蘆花競相開放,持續(xù)時間近一個月,對面的青山與河堤的蘆花蕩構(gòu)成這個時期最壯麗的景致。
“年年歲歲花相似,歲歲年年人不同”每年的蘆花都是那樣的纖美與婀娜,只是歲月悄悄將我們本已成熟的臉刻畫著此許滄桑。但這絲毫不會影響我們觀賞蘆花時那份愉悅的心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