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與書的故事
寂寞的童年,沒有想象中的芳草藍天,也沒有夢幻中的華麗宮殿,更沒有故事中的快樂生活,唯有書香伴我成長,給我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。
初叩書的大門,是那個三歲的夏日。我伴隨著淺顯易懂的童話成長,賣火柴的小女孩,小王子,三只小豬,他們的悲慘、善良或天真,引起我深深的思考。嬉戲在書中的淺水域,我那單調平淡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。
進入小學,隨著年齡的增長,童話書不在讓我沉迷其中,名人傳記成了我的掌中寶。走進《恰同學少年》中的少年毛澤東,使我更加敬佩;走進貝多芬,他耳聾后的樂曲更有力的叩擊著我的心靈;走進樸槿惠,我又一次為她感動,為她所做過的事感到震撼……走近那些偉人的歷史,我更加為自己的未來奠定明確的方向。
閑暇時,我喜歡坐在桌前,撫著那些泛黃的紙頁,品味古人的情感。李清照“莫道不消魂,簾卷西風,人比黃花瘦”的凄涼;蘇東坡“大江東去浪淘盡,千古風流人物”的豪氣。唐詩宋詞元曲,個個都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。
現代文學中,我又獨愛散文,張曉風使我再一次明白景之美,更在心之美;余秋雨的苦旅使我看到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;徐志摩的康橋使人一起與他共蕩西湖的柔波;龍應臺使我明白為什么而學習;林徽因使我更加戀眷人間的四月天。
行走在書中,猶如站在橋上,看著橋下的風景,讓生命依舊安好,依舊晴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