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(guān)于“大唐”
歷史上的唐朝是個相當(dāng)發(fā)達的國度。長安,洛陽,成都……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與繁盛。相比之下,奮起的,更是無數(shù)的書香子弟。
唐朝采用科舉制,這無非大大地加強了用人制度,使得有才學(xué)而無家世的有才之人得以入朝為官,得以報效祖國。然而,“水至清則無魚”官場上,不可能是完全清廉的,仕途之路更不可能是一帆風(fēng)順的。當(dāng)無數(shù)文人墨客發(fā)現(xiàn),想要走上仕途就必須以人格為代價時,他們確惶惑了。他們奮起了,他們沸騰了,最后選擇高唱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權(quán)貴,使我不得開心顏?”長楫而去,拂袖歸山。然后再去尋找新的起點。
他們重視功名利祿,但更重視人格的獨立與尊嚴(yán)。
然而,那些常年處于仕途的君子們,卻更重視友情,一見傾心。彼此從不因貴賤與政見的不同而嫌棄。白居易與元稹,京華一見。從此一見傾心,當(dāng)元稹聽到白居易的不測時半夜驚起,徘徊不定如同身受。而白居易到了晚年看到了元稹的遺詩,也是猶涕下沾巾。
可是,聚,是短暫的;離,是經(jīng)常的。離別的路上多了幾分荒涼,多了幾分大漠孤煙,多了幾分駝鈴。
不就是沙漠嗎?他們就是為了沙漠而來,為了“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!钡臏喰鄱鴣恚瑸榱恕昂鋈缫灰勾猴L(fēng)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”的奇美而來,為了“天下誰人不識君”的自信而來。
唐朝是繁盛的,是燦爛的,是輝煌的,而唐人更是屹立在歷史的深處……信步走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