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掠走的饑餓感
突然問了自己一個問題:我有多久沒有饑餓感了?我回答不上來,大概有好久了吧?偸秋栵柕模瑏聿患暗鹊金囸I感光顧,就又開始吃東西了。
聽母親說,我的祖父在年輕的時候外出討飯,餓死在了路上。我常常抑制不住揣想那悲慘情形,恨不得穿越時光跑到我年輕的祖父身邊,遞給他一個神圣的饅頭。我的母親也曾飽受饑餓之苦,她說:“有一回,我跟你二舅餓得要暈過去了,就一人喝了一碗涼水吃了兩瓣蒜。”
我的母親捍衛(wèi)起過期食品來十分賣力。我要扔掉一袋過期餅干,她連忙奪過去,打開袋子,三塊三塊地吃,邊吃邊說好吃。我再執(zhí)意要扔掉某種過期到不像話的食品,她就急了,說:“我也過期了!你把我也扔了算了!”
挨過餓的人,對食物懷有一種近乎畸態(tài)的珍愛。
眼下,“仇飯”的孩子可真多啊。蔣雯麗在一個廣‘告中對她的“女兒”發(fā)飆,因為女孩把盛了白米飯的碗狠狠地推到了一邊。還有一檔電視節(jié)目,索性就叫“飯沒了秀”,用這樣一個名字鼓勵想上電視或想看電視的小朋友好好吃飯。有個老教師跟我訴苦:“早些年,我跟學(xué)生們說,今天你不努力學(xué)習(xí),明天你就沒有飯吃,他們就乖乖低頭念書了;現(xiàn)在,我再這么說,他們居然鼓掌歡呼說,沒飯吃才好呢,誰愿意去吃飯!”
在這些“仇飯”孩子的對面,站著一些同樣令人擔(dān)憂的孩子,我管他們叫“饕餮一族”。我有個朋友的孩子,酷愛肯德基的炸雞腿,一頓可以消滅6個。他的父母向我們描述起可愛的寶貝連吃6個炸雞腿時的情形,仿佛在夸耀一個戰(zhàn)功赫赫的將軍,崇敬之情,溢于言表。可憐這個小胖墩,剛剛過了13歲生日,卻已是個資深脂肪肝患者了。
曾幾何時,貧困和饑餓恣意蹂躪無辜的生命今天,走向小康的我們還不該報復(fù)性地揮霍一番么?就這樣,淺薄的炫富斷送了必要的理性,餐桌上的神圣感遲遲不肯降臨……
在物質(zhì)極大豐富的今天,為了銘記傷痛,為了留住健康,為了感謝天恩,我們太應(yīng)該喚醒自己對一蔬一飯的神圣感,在珍愛中祝禱,在微饑中惜福,在宴饗中感恩——不是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