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松
從古至今,傲骨的梅、堅勁的竹、幽雅的蘭、孤傲的菊都成為許多詩人畫家的“目標”?晌蚁矚g的,偏偏是松。
松,有些人只把它看作圣誕樹,或是長得不太好看的“東西”,可你可曾細細觀察過它?梅有的品質,松也有;竹有的氣節(jié),松也有;蘭只有幽、圣,經(jīng)不起暴風雨的洗禮;菊,秋風一掃,菊花落滿地……誰有松如此地不屈不撓呢?松的種子,無論是從何方來,要到何方去,只要它有幸卡在巖石有凹坑,就能生長,不擇土地,就這么隨遇而安,抽出那蒼勁的枝條。不要求人來澆灌,不需要雨來滋潤,即使是遇到“1942”,也能頑強的活下來。松的生命力啊,強哉!強哉!
“零落成泥碾作塵,只有香如故”。這首詩你一定不陌生,是陸游的《卜算子·詠梅》,可梅都“成泥作塵”了,我認為松更“粉身碎骨”。松可造紙,你要閱讀任何一本書時,說不定就是它造的;夏天,它用葉子擋住烈日,每一片陰涼都充滿奉獻精神;它能制松香;黑夜中,它被當作火把,燒盡自己,成灰的它還保留著無私的溫度……如果梅用陸游的《卜算子·詠梅》形容,那么松就用我的《卜算子·論松》:“焚盡成灰制作紙,仍懷無私情”。
松的品格還用于形容抗戰(zhàn)英雄?谷沼⑿坳愐阍鴮戇^:大雪壓青松,青松挺且直。要知松高潔,待到雪化時。本詩借物喻人,描述的正是陳毅本人,他將自己三年的艱苦奮戰(zhàn)都體現(xiàn)在他的詩中,讀畢掩卷,好像真的追隨陳毅燃起的峰天彌火……是的,一個人,都似松般飽經(jīng)風霜而不屈不撓,這種人能不值得尊敬呢?因為有松樹一般的品質的人可謂少矣!
我喜歡松,喜歡它的不屈不撓,更喜歡它無私的奉獻精神。讓我們一起“向松樹同志學習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