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與行作文1000字
瞇著眼睛看來來往往的人群,卻總有種置身于人流之外的錯覺,忽然想起王菲的那首《單行道》——一路上有人坐在地鐵里張望擦身而過的廣告,有人怕錯過每段躲不過的新聞報導(dǎo),一路上有人能白頭到老有人失去青春年少,有人在回憶中微笑也有人為了明天而煩惱。就在這么一段起點(diǎn)和終點(diǎn)大相徑庭的路上,所有人都拼命活著自己的驕傲和微笑。
那么,我們該選擇什么樣路,又該如何去堅(jiān)持行到終點(diǎn)呢?
廣闊無垠的西北大漠里,玄奘迎著飛沙走石,背著行囊,舉步維艱,風(fēng)餐露宿,只為求得大乘佛法,普渡眾生。他的路,在天竺雷音寺響窮古漠的誦經(jīng)聲中延展;他的路,在唐朝藏經(jīng)閣陳列的經(jīng)書卷帙中鋪開;他的路,在五代十國鳩摩羅什的口傳身授中蔓延。玄奘行走在大漠里,曾因?yàn)闉⒌羯形礊V凈的水而差點(diǎn)客死他鄉(xiāng)。他說,佛門十戒,其一便是殺戒。即便是蜉蝣,也大有其生存的權(quán)利,我飲的是水,卻失了我心,失了佛。行者無疆,玄奘走過的不僅僅是荒無人煙的大漠,玄奘走過的不僅僅是大唐通往西域的荒涼戈壁,玄奘走過的,是心靈的樂土,是蒼生的安康。當(dāng)他懷惴著一顆虔誠的心,在佛陀釋迦牟尼的神像前膜拜,已是忘我,已是成佛。故所謂:“為者常行,行者常至。”
“要么旅行,要么讀書,身體和心靈,總有一個要走在路上。”冰心在《憶讀書》里寫道:“我這一輩子所讀到的中外的文藝作品也不算少。我永遠(yuǎn)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!從書中我還得到了做人處世的‘獨(dú)立思考’的大道理,這都是從《修身》課本里所得不到的。”魯迅也說,孩提時代的自己,守著祖父用竹籬笆圍成的“百草園”,過著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,三天兩頭往地里瞧的日子,可自從有了“三味書屋”,便從此手不釋卷,荒蕪了“百草園”。魯迅的路,就在他棄醫(yī)從文的那一刻,深深烙上了“筆耕中華,戎馬一生”的印跡。他是行走在革命道路上言辭犀利的批判家。正是因?yàn)樗?ldquo;行”,才有了開一代文學(xué)之先河的魯迅,才有了“橫眉冷對千夫指,俯首甘為孺子牛。”的魯迅。
“人的一生,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置身何處,而是我們將前往何處。”誰都可以成為《阿甘正傳》里穿著白色球鞋迎著朝陽和藍(lán)天跑遍全美,面對同學(xué)的冷嘲熱諷卻依舊會微笑著說:“我是弗雷斯·甘”的阿甘。就像《駱駝祥子》里為了買一輛嶄新的黃包車和娶回心愛的虎妞的車夫祥子,他也是為著自己的太陽奔向夢想的行者。沒有低到塵埃的夢,只有邁不開雙腳的人。
行走,是一個矯健有力的動作,是匯聚所有力量和微笑屹立不倒的姿勢。我們以一種絕無僅有的姿勢行走,如同朝陽一般,行走在柏油路上,行走在青石板上,行走在獨(dú)木橋上。我們踩著由無數(shù)個希望密鋪而成的蒼茫大地,以一種絕無僅有的姿態(tài),以一顆熱血澎湃的心,以游離在身體里孤獨(dú)的靈魂,以我們引以為傲的年輕,從夢的開始走到夢的結(jié)束,走到天荒地老,走到日月同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