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鄉(xiāng)的味道作文800字
每次回外婆家,便是去吃食餅筒。
外公負責買菜,外婆負責炒菜。去菜場買幾只蟹,挑幾只蝦,抓幾把螺,再捎帶上幾種蔬菜;仡^,把菜洗好,丟進鐵鍋里,灑下油,將它們快速地翻炒,不會兒,屋里便充斥著那誘人的香氣。
每當這個時候,大人們總在樓下啃著瓜子聊聊瑣事,阿姨媽媽她們則去幫外婆做飯。而小孩呢,便在樓上玩游戲,追逐打鬧。玩得累了就跑下來沖到廚房口看看飯菜做好了沒有,媽媽總是攔著我們不讓我們進去添麻煩。沒辦法了,我們只能在廚房門口把脖子伸得老長,眼巴巴地看著正在大鍋中被翻炒著的美食,吞咽著口水。而媽媽看我們這幅德行,總是說道:“看你們猴急的,別急別急!馬上就可以吃飯了。”
炒好后的菜一盆盆躺在桌上。外公便開始擺好架子吆喝著大家吃飯。有時候,我正玩著興奮,外公便走上來,說了我們一頓:“剛剛急著要吃,現(xiàn)在又不吃,快下去!”說完便嘟著嘴走了,而那香氣早已鉆入我的鼻中了。
老家的習俗似乎有個規(guī)定,吃食餅筒必須先放米線,而且要放最多。我攤開面皮,盯著那紅紅綠綠的食材,看到什么便夾什么,絲毫沒有不好意思,一副不管不顧大吃到底的樣子。夾完后,便卷起面皮,料理在其中,鼓鼓脹脹的,正想一飽口福,卻沒想到,“咝”一聲,這面皮竟被我撐破了。無奈,只得不甘心地放回碗里,心里也一下沒了那情趣。
大家邊吃邊聊天。哈哈哈,累了一上午的外婆坐下來,也受到了大家的盛待,我們爭先恐后地為外婆夾這夾那,外婆只是笑呵呵的,時不時說道:“夠了,夠了。”說完,又開始發(fā)笑。屋子里打著暖氣,我們的臉上紅得像個紅蘋果,不僅僅是熱的更多的是那其樂融融的親情散發(fā)出來的溫暖吧。
吃不完了,便開始“打包”。不過,食餅筒的打包方式有所不同,要一個個先用面皮把它裹起來,第二天便可以煎著吃。我特別喜歡吃煎過后的面皮,不像之前那樣易碎,而是極脆極脆,咬一口,整排牙齒發(fā)出“咔嚓”的聲音,滿嘴的油膩卻顯得異常的香。
回到寧波后,便很少吃到食餅筒,偶爾看到路邊的小店在買,總會忍不住想起外婆做的食餅筒。咬一口,是香的,只是少了那味,那是故鄉(xiāng)特有的味。我知道,故鄉(xiāng)其實和許多地方也一樣,只不過其間蘊含了一種特別情感。那是家人淡淡濃濃的親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