猜猜他是誰
他大約十二、三歲,身材偏瘦,個頭堪稱我們班的“海拔第一”。不大不小的腦袋上長著一頭烏黑的短發(fā),一副藍色的眼鏡架在還算高挺的鼻梁上,格外有“書生范兒”。只是那一臉的“青春美麗疙瘩痘”,仿佛吸足水份的豆子,蠢蠢欲動著,隨時就會發(fā)芽。
讓人印象最深的要數他的課堂發(fā)言。根據我一年的仔細觀察,他發(fā)言大致有三種狀態(tài):
1、內斂害羞型。這種狀態(tài)一般會在語文課、歷史課展現出來。語文課上,只要劉老師向他提問,他不會像其他同學那樣“騰地”一下站起來,而是“釘”在座位上足足五六秒,如同強力膠將椅子和褲子粘住無法動彈似的,一邊喃喃自語:“啊,為什么是我?”一邊雙手無力地撐著桌子,慢悠悠地站起來,像七八十歲的老爺爺一般。你猜,接下來會發(fā)生什么?等他站直了,卻不急于回答老師的提問,通常先瞟一眼同桌的課本而不是自己的,或是細聲地問周圍同學答案。接著羞羞答答地像個小媳婦,吱吱唔唔怎么也說不明白。
2、干脆利落型。只有數學課他才不會扭扭捏捏,如果蘭老師點名,他總是毫不猶豫地站起來,手既不撐在桌上,背也挺直了很多,口齒清晰,沒有絲毫遲疑地報出答案。也許他明白如果發(fā)言聲音小,蘭老師十有八九會尅他一通,所以他才不敢在數學課上掉以輕心。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,這始終是個謎,就算聯(lián)邦調查局來了,估計也查不出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。
3、“死”也不回答型。生物課上,魯老師講著講著,總會拋出一個問題。問他知不知道,他連忙說不知道,魯老師反問一句:“還不知道?”他什么也不說,什么也不做,只是無奈地用生物書遮住他那張不大不小的臉,然后輕輕地把頭擱在桌子上,再也沒抬起來。
可令人費解的是,他成績好,體育也不賴,鋼琴十級,還是班里的主持人。他完全沒有理由放不開自己?估計是這“傻小子”還沉浸在小學那美好幼稚的時光里吧?
好了,不說了,這下你總猜出他是誰了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