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的懷念
走進書房,看著靜靜伏在墻上的那只燕子風箏:風箏保存完好,只是顏色不再是那么鮮艷了。轉(zhuǎn)眼間,又是三月了,在高樓矗立的城市里,天上是沒有風箏的。這時的爺爺,是不是又帶著老花鏡坐在暖洋洋的太陽底下,安詳?shù)目磮蠹垼?/p>
爺爺會做風箏,更愛做風箏,記得每到三月,村里田野的上空總是最好看的:燕子、龍、鳳凰……五彩繽紛,這都是爺爺?shù)慕茏?
村里的孩子有事沒事愛往我家里跑,一到家,立馬圍著爺爺說做風箏,爺爺一老頑童愛和孩子玩,兩手靈巧地翻來轉(zhuǎn)去,一只只風箏就做好了。
我的風箏是爺爺特別給我做的,是一只燕子。爺爺花了一個月,待在他的“辦公室”里,戴著他的老花鏡,一點點的做起框架、上色、成型。記得他拿給我看時,我開心地跳到爺爺懷里。此后,我的生活就多了一部分——放風箏。
春天,一片春季勃勃的景象。田間河水初漲,油菜花金燦燦地開了一地,玉蘭,桃花,姹紫嫣紅,滿地碧綠。我在那么美的田野上,獨自扯起美麗的燕子,迎風狂奔,爺爺就替我拿好衣服,坐在軟綿綿的草地上看著我。
我拉著風箏在田間飛跑,穿紅毛衣的我在黃花中更惹眼了。我玩了會兒風箏,轉(zhuǎn)頭看爺爺。爺爺坐在草上,被太陽曬瞇了眼,一身藏藍色的衣服在花紅柳綠中顯的格格不入。
我玩累了,又拉著風箏獨自坐下,開始“認真”觀察起花來。過了一會兒,不知怎么竟躺在花上睡著了,后來還是爺爺抱我回了家。
再后來,就要到城里去上學了。爺爺從家里一直送我到村口,直送到我上了爸媽的車,目送我離開他的視線。我手里緊緊攥著爺爺親手做的燕子,身上穿著奶奶親手織的紅毛衣,和爸媽來到那個高樓矗立但是天空沒有風箏的城市。
現(xiàn)在,爺爺已經(jīng)到城里來生活了。但是這時候的他不會再給我做風箏了。爺爺年紀大了,要帶著老花鏡才能看東西,像做風箏這種精細活,自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這只風箏的珍貴,不僅僅是因為他是爺爺親手做的,更因為這是爺爺對我的期望:他希望我像這只燕子一樣,色彩艷麗地,飛向更蔚藍、更廣闊的天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