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奶心中的秤
奶奶是我們家的“后勤大臣”,買菜、煮飯、炒菜……“一條龍全方位服務”,奶奶在這崗位上干得兢兢業(yè)業(yè),毫無半句怨言。
奶奶有個習慣,每次上街買菜時都帶著一把秤。奶奶上街買菜為什么老是要帶秤呢?當時我真是疑惑不解,直到聽了奶奶的解釋我才知道了其中的緣由。
奶奶說:“現(xiàn)在的一些生意人呀,信不得!比如去買菜,有些老板呀常常是缺斤少兩——有一次我在市場買了兩斤魚,得魚后提在手上覺得好像斤兩不夠,拿到公平秤一稱,足足少去了三兩!我轉(zhuǎn)去找他理論,他還死活不承認!憋了我一肚子氣!還有一次,買豬蹄兩斤七,回家一秤兩斤半。買魚肉遇到這樣的小販能不氣惱嗎?唉,拿秤上街買菜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呀……”哦,原來是奶奶害怕小商販們在秤上做手腳,因此買菜時總是在小販們稱過東西之后,再用自己帶的秤重新仔仔細細地稱一遍,核對了斤兩以后才放心地掏錢買下……
日復一日,我對奶奶這個習慣早已習以為常了,而今年來,我卻驚奇地發(fā)現(xiàn)——奶奶的上街不帶秤了!奇怪了,是不是奶奶年紀老了上街忘帶秤了?下次奶奶上街買菜時我得提醒奶奶帶上秤,免得奶奶買菜時被那些居心叵測的小商販短斤少兩。
星期天早餐后,奶奶又要出門上街買菜了,忽然我發(fā)現(xiàn)鞋柜上還放著奶奶每次上街必帶的“放心秤”。心想:一定是奶奶忘了帶秤!我趕緊抓上秤追出門外大聲喊:“奶奶,奶奶!你忘帶秤了!”奶奶停住腳步,望著我慈祥的笑著說:“現(xiàn)在我上街不帶秤了!”這時我才發(fā)現(xiàn),手中的秤已經(jīng)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灰塵,我疑惑地問:“您怎么不帶‘放心秤’了呢?不帶秤您不擔心那些小販缺斤少兩嗎?”奶奶和藹可親地說:“現(xiàn)在呀,社會上的人越來越講誠信了,短斤缺兩的事呀,越來越少了,不過我還是帶著一桿‘秤’呢!只不過不是手上的‘秤’,而是心中的‘秤’!”奶奶說完發(fā)出爽朗的笑聲上街買菜去了。
望著奶奶遠去的背影我在琢磨:“奶奶心中有‘秤’?”忽然,我頓開茅塞———哦,奶奶心中的‘秤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誠實守信呀!誠實守信的良好風氣已彌漫在我們的和諧社會中,哪能事事都用秤去稱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