踩著祖國的泥土
今年2月27日,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帶著兒子威廉?亞歷山大和懷孕已經(jīng)7個月的兒媳——“平民王妃”馬克西瑪前往土耳其進行友好訪問。由于馬克西瑪王妃已經(jīng)懷孕7個月,醫(yī)生警告稱,她極有可能在土耳其提前分娩。為了讓孩子出生后踩到的第一腳泥土是荷蘭的土地,馬克西瑪王妃想出一個“高招”——在訪問土耳其期間,她特意隨身攜帶了一大袋貨真價實的荷蘭本國泥土。這樣一來,即便馬克西瑪王妃在土耳其境內提前分娩,也能保證她的孩子是出生在荷蘭的“國土”上。
的確,孩子一生下來就能踩在祖國的泥土上是無比幸福的,因為這是我們的立足之本,是我們的生存之基。離開了祖國的泥土,我們就成了無根的浮萍,正如歌中所唱的:“這把泥土,春雷打過,野火燒過,杜鵑花層層飄落過;這把泥土,祖先耕過,敵人踏過,你我曾經(jīng)牽手走過!
因而,詩人屈原無論怎樣被貶損、排斥、放逐,都不肯離開祖國的泥土,到別處去“高就”,雖然那個時候,朝秦暮楚是很常見的事,他卻下定決心,“鳥飛反故鄉(xiāng)兮,狐死必首丘”,自己生是楚國人,死是楚國鬼,“雖九死其猶未悔”。
因而,波蘭愛國鋼琴家肖邦,受賣國政府迫害,不得不流亡國外,臨行前,朋友們送給他一個滿裝著祖國泥土的銀杯,勉勵他不忘故國。在國外19年,肖邦一直隨身帶著這個銀杯,時時不忘祖國。1849年10月17日,他臨終時囑咐親人,死后將自己和那個銀杯合葬,并把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。
我也有個親戚,60年前離開家鄉(xiāng)時帶了一小袋家鄉(xiāng)泥土。他曾漂泊在十幾個國家,經(jīng)歷亂戰(zhàn),許多財物都丟失了,唯獨這袋泥土一直帶在身邊,F(xiàn)在他在法國已定居多年,卻依然保留中國國籍。改革開放以后,他已經(jīng)回來了十多次,不顧年高力衰,熱心家園建設。
當然,人上一百,形形色色。如今固有一大批為報效祖國而出國留學的莘莘學子,可也有一些相信外國月亮圓、崇尚外國土地香的人,也有一批千方百計想到國外撈金發(fā)財?shù)某鰢裕有不少明星、名流,爭先恐后跑到外國去生孩子,她們除了迷信國外的醫(yī)療技術,也為了炫耀自己,表示與眾不同,還有一個重要目的,就是為了讓孩子出生后踩到的第一腳泥土是外國的。雖說這也是她們的自由,可是一個連孩子都要跑到外國去生的人,與那個帶著泥土出國的荷蘭王妃相比,真不啻天壤之別了。
說到祖國的泥土,最后不妨讓我們共同回味《送你一把泥土》里的一段詞:“聽說你將遠渡重洋,到國外開創(chuàng)錦繡前途,送你一把故鄉(xiāng)的泥土,它代表我的叮嚀和祝福。今后無論你在何處,別忘了這把故鄉(xiāng)的泥土,除了對我綿綿的思念,請堅守這塊神圣的國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