井塘古村游記
十月二日,我們來到了青州井塘古村。
剛進村,我們看到了古井,井邊上一道道凹進去的痕跡,竟然是人們常年打水時繩子磨出來的。
關(guān)圣祠是村里三個廟中最大、建的最早的,建于明代萬歷年間。關(guān)圣祠里有許愿墻,上面布滿了人們的愿望、簽名。離開關(guān)圣祠,來到衡王宜賓鹵水豆腐坊,里面有用豆腐做的各種制品,我們品嘗了豆花、豆?jié){,味道真好!
延著青石小路,來到張家大院,院內(nèi)有一個石磨,屋里墻壁上貼有漂亮的毛筆書法、不同時代張家人的照片,最引人注目的是掛在房中央的張氏族譜,書寫非常工整。門旁坐著一位張家老爺爺,我給他拍照留念時,老爺爺開心地笑了。
離開張家大院往前走,看到一棵百年古樹,此樹根上生二樹,樹下根連根,因長在土崖年久,土漸失根漸露,裸根化作連理枝,故名“夫妻槐”,也為紀念衡王三女兒下嫁貧民吳儀賓的愛情故事。
我們還發(fā)現(xiàn)了“南碾”,就是磨豆的石磨,南碾距今有52019年的歷史。我和陳靜怡一起推,石磨飛快地滾動起來,雖然很好玩,但想到古代的人天天這樣用力磨,真辛苦!
最后,我們看見幾位老爺爺用杠桿原理橇一塊巨大的石頭,以前石房子用的石頭都是這樣一塊一塊橇起來的。
這次旅行仿佛讓我來到了原古時期,看見人們用石頭蓋房子、做各種原始手工制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