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泰山游
天街的最東端,沿石階而上有一處巍峨莊嚴的古建筑群,即“碧霞祠”。這里供奉的就是碧霞元君,又叫“泰山玉女”,俗稱“泰山老母”或“泰山老奶奶”。此祠是一組高山建筑的杰作,始建于宋代,自清朝重修后改名至今。整個建筑金碧輝煌,氣勢恢宏。遙遙望去,宛若天上宮闕,時隱時現(xiàn)在白云中,好似“人間仙境”。碧霞祠的殿宇錯落有致,熠熠生輝;祠內也香煙裊裊,游人如織。
我們從“碧霞祠”向東北走,來到大觀峰;大觀峰在玉皇頂盤路東側,位于玉皇頂前。平頂峰下的大觀峰削崖為碑,布滿了歷代題勒,俗稱“唐摩崖”。其中唐玄宗登泰山時封禪御制御書的《紀泰山銘》,文辭典雅,書法遒勁,頗具盛唐風格。大觀峰上題刻遍布,歷代名流題記,歷歷在目!爸蒙硐鰸h”、“天日蒼!、“呼吸宇宙”、“青碧丹崖”等大字與《紀泰山銘》相互輝映,令人嘆為觀止。大觀峰之北,石道之旁巨石林立,古人筆跡上下,“天路非遙”、“超然塵表”、“飛仙駐足處”等字句無不表露出作者對泰山景色各自不同的心境;但是,他們體會、理解泰山的景致,有一點是共同的,那就是不論何人都是喜愛、崇敬。
沿著盤道再向上,就到了泰山的極頂——玉皇頂。泰山極頂本來叫“太平頂”,起先是帝王祭祀、封禪之地,只有一個祭天的土臺,后來,此處建了太清宮,以后又改為玉皇廟。泰山極頂?shù)拿忠簿统蔀榱擞窕薯。玉皇廟不大,進了山門,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極頂石,極頂石又糙又大,若在別處,同荒石無二,但在此處,它的意義就截然不同了,它中間有一通石碑,上面公公正正的寫著:“泰山極頂1545米”。正是這塊石頭3000萬年前首先躍出海面,正是這塊石頭,連天帝也是它的守護神,還是這塊石頭,它證明了我的成功!
出了玉皇廟,站在“五岳獨尊”的石刻下,我俯視著群山,在泰山極頂之上,我真正體驗到了“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”,“登泰山而小天下”的名言名句,泰山登頂,確實是對人的毅力和意志的磨練,在泰山的攀登中,我體會到了泰山的雄偉壯麗,體會到了堅忍不拔的中華精神。
所在學校:渭南市臨渭區(qū)育紅中學初一十班
作者通信地址:渭南市勝利大街105號郵編:714000
指導老師:市藝術館創(chuàng)研室李斌聯(lián)系電話:876
李斌老師點評:
作者筆下的泰山,這是一幅由自然地形資料,悠久深厚的歷史積淀和壯麗景色構成的美麗畫卷!妒罴偬┥接巍肥且粋初級中學學生假日出游的暢言。作者不但看的細心,講的清楚,說的也動情,有聲有色?梢哉f在初中生中是一篇難能少見的游記作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