歲月的禮物
歲月的禮物
國家不幸詩家幸,賦到滄桑句使工。
“滄桑”究竟是什么?
我想,它是楊慎從金玉朝堂跌到荒山野嶺的一聲長嘆:“是非成敗轉(zhuǎn)頭空。青山依舊在,幾度夕陽紅!”人生短暫,費盡心機換得的榮華富貴不過片刻,轉(zhuǎn)眼便成空。它是王維人到暮年,隱居山林悠然吟出的“行到水窮處,坐看云起時。”我們都是平凡的人,而對生命,對人世懷一份從容,生命才會閃耀出光輝。
滄桑,是歲月賜予我們一份最珍貴的禮物。所謂滄桑,即是經(jīng)歷了無數(shù)沉浮起落之后,對于人生,對于歲月一份最深切的感悟,一份淡定,一份從容。有了它,人生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人生。
人說,少年不解滄桑,卻偏要裝作很理解。辛棄疾一首《丑奴兒》將這種微妙寫得淋漓盡致:“少年不識愁滋味,愛上層樓,愛上層樓,為賦新詞強說愁。而今識盡愁滋味,欲說還休,欲說還休,卻道天涼好個秋。”
那些古往今來的圣人,如孔子、莊子、墨子……他們窮盡畢生精力,傳播他們的思想,是為了什么?是為了讓他們畢生的人生感悟,能夠幫助后世年輕人不必再走那些坎坷,盡早領(lǐng)悟到人生的真諦。是啊,人生的真諦只有走到人生的盡頭才能得到,那時縱然是大徹大悟,也沒有時間享受美好的生活了。慈愛的圣人們,希望在我們走那些彎路,費盡力氣領(lǐng)悟到人生之“道”之前,告訴我們?nèi)松馈?/p>
但有些時候我在懷疑他們是否正確?縱在年輕時就已經(jīng)學遍了諸子百家的精妙,人生就真能云淡風輕,毫不計較了?少年不識愁滋味,如何勉強?只有在一次次挫折一道道坎坷的磨礪下,人才會懂得人生之道。有些人至死都沒能“放手”。
有一位作家說得好:人生有三個階段——小時候,“看山就是山,看水就是水”,一切都是真的,純潔的。長大后,進入社會,看到了太多太多的黑暗。不努力的人偏能青云直上,兢兢業(yè)業(yè)的人反而埋沒在底層。于是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。”人為了在社會中生存下去,用盡各種手段甚至昧著良心。最后,發(fā)現(xiàn)一切都是無謂的,于是“看山還是山,看水還是水。”在這里才能享受到真正愉快自由的生活?墒呛芏嗳诉沒能明白第三重境界就離開了人世。
歲月是這世間最偉大的東西。我們行走在時間的長河里,歲月早就給了我們每個人一份禮物。它早早地交到了我們手上,但我們必須自己拆開它。絲帶很長,長得像人生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