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家教:銘記
成都家教:銘記
當(dāng)天空被瓦礫的煙塵遮蔽,還有誰記得,那澄澈得如同藍寶石一樣的天空?
當(dāng)山河被強烈的地震傾倒,還有誰記得,那廢墟上的天府之國的秀美?
我們記得,蜀道記得。
隨著驚天動地的一聲巨響,美好的家園成了一片廢墟,幾萬人被埋在了廢墟下。面對死神,他們沒有悲觀,沒有絕望,他們渴望用信念重燃生命的火焰。那個年輕的媽媽,以永恒的姿勢,把孩子壓在身下,她離去了,可孩子毫發(fā)無損;那個偉大的
老師
,用長長的手臂,把學(xué)生環(huán)在了懷里,而他卻承受著生命不能承受的重壓,從此離開了我們……李白的《蜀道難》一詩中寫道:“西當(dāng)太白有鳥道,可以橫絕峨嵋?guī)p。地崩山摧壯士死,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。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(biāo),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。”長安西面太白山阻擋,峰巒起伏只剩一條飛鳥的路線蜿蜒曲折,一直爬上巍巍的峨嵋山巔。山崩地裂,埋葬了五位英雄壯士,然后有了天梯似的棧道,秦蜀兩國才相通勾連。上有擋住太陽神六龍車的山巔,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。如此高峻險要的蜀道啊,實在難以攀登,可是英雄的人民子弟兵啊,你為什么攀登在這高入云端的蜀道?
我們知道,蜀道知道。
"5·12大地震”發(fā)生后,人民英雄子弟兵立即投入了抗震救災(zāi)的滾滾洪流。山道上,他們手腳并用。隨時可能發(fā)生的余震,他們置之不理;面前的山體滑坡,他們視而不見;雙手鮮血淋漓,他們也不肯休息片刻。他們硬是用生命挽救了一個個生命。他們知道,時間就是生命,他們是在跟死神賽跑。他們的名字將永遠載入共和國的光輝史冊!
食品告急!藥品告急!鮮血告急!從四川傳來的消息讓人揪心般的痛。于是,捐款箱前,人們排起了長龍;獻血車前,人們挽起衣袖,一滴滴生命之血匯成愛的海洋流入了災(zāi)區(qū);無數(shù)的食品、藥品空投進四川,人們加班加點趕制帳篷,運往災(zāi)區(qū)。
我們見證,蜀道見證。
洪災(zāi),雪災(zāi),中國人民曾歷經(jīng)滄桑,然而在災(zāi)難面前,中華民族始終展現(xiàn)出無比的堅韌和頑強,不服輸、不放棄,災(zāi)害無法阻止中華民族奮發(fā)進取、不畏前行的堅強步伐。我們堅信,不久的將來,在曾經(jīng)地震的廢墟上,一座又一座更加美麗的英雄的城市和鄉(xiāng)村將拔地而起,我們能夠聽到學(xué),槵樀淖x書聲、工廠轟鳴的機器聲,我們能夠看到街市熱鬧的嬉戲、農(nóng)田歡快的勞作。在曾經(jīng)地震的蜀道上,會依然綠樹成蔭,飛鳥盤旋。
我們堅信,蜀道堅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