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作文晚歸3篇
初中作文晚歸1:晚歸的人
旅程,在繼續(xù)。
他的腳步,沒有停止。
在這個忙碌的社會中,他沒有令人羨慕的高官厚祿,沒有讓人眼饞的億萬資產(chǎn).他有一雙腳,一雙手,用腳來踏上旅程,用手來創(chuàng)造生活。
歲月的痕跡早已刻在了他的臉上,或在述說辛苦,或在述說安慰.他累了,卻仍不愿意停下來休息;他身體不好,卻從來不休養(yǎng).因為,他有他的欣慰----是他的兒子和他的家。
平常人最多,平常人最難得.他就是這樣的平常人.農(nóng)忙時,他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(nóng)民;閑暇時,他是建設者,是小商販.之所以如此,是因為他不愿停下來,為了他的兒子,為了他的家。
別以為他貪得無厭所以不愿休息.他是為了錢而勞累,而錢是為了他的兒子,為了這個家.他不是圣人,做不到視金錢如糞土.他希望自己有錢,還是為了那兩個原因。
夜就要來了,鳥倦飛而知還,行色匆匆的人們向家走去.他,還沒有回來.家里的燈亮者,散出白色柔和的光,是一種希望亦是一種等待.屋中的人臉色有些焦急,兒子在擔心的同時還有一絲雜味在心中.回味著他的種種。
失意時,他在身旁鼓勵自己,他愛自己的兒子,卻從來不表現(xiàn)出來.他總是對兒子說:“要努力,別放棄,家里困難由他解決.''他的腦中,包含著兒子的一切。
暗下來了,最后一絲余光也消失在夜色中.零散的星星鋪散在天上,微弱的光守著這個寂靜的夜,也看著這個晚歸的人。
他在往家走.滿懷希望的向家走,沒有停歇.雖然形體疲憊,而此時有著無窮的力量;雖然心中很累,此時卻格外的輕松.他在趕時間,屋中人在等。
門聲響,打破了寂靜。
人進入,看到了微笑。
最原始的本能,最真情的表達----微笑。
懸掛的心可以放下了,疲憊的身體可以休息了,一個暫時的輕松,為下次起程作準備。
他是誰?
他是一個晚歸的人。
他是一位父親,
他是一位為生活勞碌的人。
我呢?
我是他欣慰的原因,
我是讓他勞累的人,
我是令他晚歸的人,
他是我的父親,
我是他的兒子。
他為我付出了太多,
我永遠愛他,
愛這個晚歸的人,
愛這個偉大的名詞----父親。
初中作文晚歸2:愛的晚歸
夕陽的余輝將音樂教室鍍得亮堂堂的。
早就過了放學的時間,但齊音,依舊呆在音樂教室中。
舊舊的音響已有了些雜音,把齊音優(yōu)美的聲線打破了,有一些嘈雜。但,還是很好聽。
齊音真是個苦命的孩子,父母都出去打工了,就只有她和年過七旬的奶奶,守著這個不足六十平米的房子。齊音懂事,她從不麻煩奶奶,也不愿費家里的電費,作業(yè),就借著學校的燈。但是,每次都留到那么晚也要有理由呀。于是,她就報名了學校合唱隊。
然后她就無可避免得喜歡上了音樂。
齊音每天八點準時離開學校,學校八點準時關門。
齊音覺得很對不起守門的大爺,每天都陪她到那么晚。她很想找個機會跟守門大爺?shù)纻謝。但是,好像每一次都找不到他,真是怪事。
像往常一樣,齊音又是八點離開學校,可是這次她并不著急回家,而是在校門口的草叢也徘徊了好一陣子,她決定,這一次一定要好好謝謝看門的大爺,不然顯得自己太沒有感恩之心了……
莫約5分鐘,一個瘦瘦小小的身影撞入齊音的視線,齊音輕輕理了理頭發(fā),用有些濕潤的小手拉住背包的帶子,清了清喉嚨,向身影出現(xiàn)的方向移去。
“喂,大爺呀……”齊音低著頭看了看自己的腳尖,昏暗的月光下,她舊舊的運動鞋顯得灰暗暗的。“真是辛苦……”齊音一邊說一邊抬起頭,想沖守門大爺笑一下。但是,她愣住了,話說一半僵在唇邊,笑容也凝固住了,她面前的這個老人,分明,分明就是,自己的奶奶!
月光下,齊音看見奶奶錯愕的,消瘦的,布滿了皺紋的臉,她的心也猛然皺了起來。
“小音吶……”姐姐忍住心中的震動,強加笑意:“你們校長可憐你的遭遇,允許你留下來,但總要有人關學校大門的呀!”
齊音瞪大雙眼,什么也說不出來。然后,撲到奶奶懷里,淚如雨下。齊音覺得,她的心,簡直碎了。
后來,每天晚上八點,都有一老一少,互相扶持著,從學校大門走出去。她們的影子,依偎在一起,靠得很近,拉得很長。
初中作文晚歸3:
夕陽撒向大地,一片紅;落葉平鋪小路,一抹黃;路燈依舊挺立,一縷白。在這五彩的時分,有多少人剛剛踏上回家的路途,又有多少人在為那些晚歸的人默默等待。在喧鬧的城市中,這種溫情時時刻刻發(fā)生著。
總有一些人默默地在異鄉(xiāng)努力拼搏,他們沒有多遠大的志向,只愿不辜負父母的苦心,好好念書;他們沒有多高的要求,一件樸素的外衣可以伴他們度過整個季節(jié);他們沒有很好的人緣,可他們卻處處助人,卻得不到一句謝謝,一個笑容。而他們卻又恰好是這個城市中晚歸的人。
秋日的傍晚,天氣有些涼了,我披了件媽媽給我買的新針織衫在車站焦急地等待著,今天是哥哥當兵五年回來的日子,一家人在家中收拾著,買了不少的菜,有魚、有肉、有海鮮。桌子上都快放不下了,而我的任務就是來接哥哥。
站在我身邊的是一個年近四十的婦女,黝黑的皮膚,樸素的衣服,一臉焦急地等待著,看樣子是個外地人,“小姑娘,你也在等人嗎?”她滿臉微笑地問我,我整理著自己的衣服,看都沒看她一眼,冷冷地回了句:“嗯!”她好像看不出我不情愿同她說話,馬上打開了話匣子,“我也是,我在等我兒子,我兒子可厲害了,他從山里一路學,一路考,競考到大城市去了。”我愣了愣,抬頭看著她,她的眼中充滿了對兒子的驕傲。“只是學費貴,我和他爸為了能讓他順利完成學業(yè),不能陪他去,可憐孩子每周都乘末班車回家,每次下車的時候,車上只有他一人,司機也不停地抱怨,可憐這娃了。”她的眼神突然黯淡了,聲音也哽咽了。這晚歸的學者辛苦,家境貧窮,但他很幸福,因為他有個偉大的母親。
我開始和她聊天,直到車子緩緩駛入車站,哥哥不緊不慢地下了車,手里大包小包的拎著,我連忙上去幫忙。“媽!”一個和我哥差不多個子的男生喊道。“來,快,媽來的時候帶的,還熱乎著呢!”她忙從衣兜里拿出裹了一層又一層的一個餅,她牽著他的手向我道別后,消失在了十字街口。
那些晚歸的人呀,孤獨而又幸福,我羨慕剛才那對母子,貧窮又怎樣,有什么比愛還珍貴的呢。
晚歸的學者帶著一顆世塵天使般純潔的心靈,他們?yōu)槿松鷬^斗著,為父母創(chuàng)造美好的未來,當他們踏上晚歸的路途,感到的不是孤獨,而是下車后美麗的重逢,在這個漸行漸遠的城市中,有著這樣一群晚歸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