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身邊的龍文化作文800字
郵票中尋找中華龍文化
龍,是中華民族的象征。龍,是炎黃子孫的圖騰。龍文化凝聚著中華大地五千年的悠久歷史,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。
從小就喜歡收集郵票,集郵不僅是我的愛好,更成為我了解傳統(tǒng)文化的一種途徑。很多郵票上都有龍的身影,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聞名遐邇的“大龍郵票”。
說起它的名字,每個中國人都不會陌生。1878年,清朝政府在上海海關造冊處,首次印制了以龍為圖案,顏色分別是紅,綠,桔黃,共三枚郵票,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套郵票。因為圖案正中繪著一條蟠龍,因此得名。大龍郵票的圖案正中是一條五爪金龍,它兩目圓睜,威風凜凜,龍身環(huán)曲,在五彩水浪的襯托下,仿佛在騰云駕霧。大龍郵票在制作上,完全采用手工雕制的凸版銅模印刷技術。在140年前,中國人就能制出這樣造型完美,工藝精湛的郵票,實在是世界郵政史上的至臻瑰寶。
那么,中國的第一套郵票為什么要以龍為圖案呢?龍是中國人創(chuàng)造出來的圖騰,統(tǒng)治者以龍作為帝王權威的象征。清政府曾以龍旗定為國旗,炎黃子孫也被稱為龍的傳人。龍在中國人的心中既尊貴又神圣,因此,采用龍作為第一枚郵票的圖案更是順理成章了。自大龍郵票起,中國陸續(xù)開辦了第一家郵局,開創(chuàng)了一條郵路,中國龍就好似一張國家名片,向世界展示著中國的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(nèi)涵。
說起中國龍的形象,許多人都知道龍有九似。角似鹿,頭似駝,頸似蛇,腹似蜃,眼似兔,鱗似鯉,掌似虎,耳似牛,爪似鷹。那么這一形象也并不是與生俱來,一成不變的。20xx年中國郵政曾發(fā)行過一套名為“龍文物”的郵票,它們選取了不同歷史時期,國家珍寶中的龍形象,生動展現(xiàn)了中國龍形象漫長的演變過程。其中第一枚叫“玉龍”,是距今五千多年前紅山文的產(chǎn)物。它是目前我國發(fā)現(xiàn)最早,帶有想象意味的龍,也有“天下第一龍”的美稱。這條玉龍的整體形象像個大鉤子,通體呈墨綠色,身體蜷曲,光滑圓潤,長長的嘴巴略向上翹起,兩個眼睛向外凸出,鼻孔是對稱的兩個圓孔,脖子上的鬃毛向上揚起,龍尾也向上收回,體態(tài)修長,形神飄逸。秦漢之后,中國龍在此基礎上演化出了龍角,龍鱗和龍爪。唐代后,龍的形象在氣度上變得張揚,咄咄逼人。直到明清時期,龍的形象才走向規(guī)范化,與今日人們見到的龍越來越象了,并且成為勇敢開拓,團結包容的精神象征。
在當代,龍的形象更多的出現(xiàn)在人們歡慶重大節(jié)日的活動中。比如,我國在20xx年7月1日,在香港回歸二十周年之際,發(fā)行了一套龍騰香江的郵票。它構圖精致,簡練。色調(diào)以紅橙為主。圖案正中以香港國際會展中心為背景,歡慶的人們手中揮舞著五星紅旗和紫荊花旗,與舞龍的隊伍穿插結合,喜慶的氣氛傳達著港人愛國,港人愛港,與國家同心同德,血脈相連。
小小的郵票,滿滿地凝結中華大地悠久而燦爛的文化,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傳遞著龍文化的價值和精神理念。欣賞它,我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;品味它,我為我是龍的傳人而自豪。我們應做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和創(chuàng)造者,讓中華巨龍騰飛在世界的東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