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外婆的園子到小學校
七六班 劉杪
兒時回憶其實是比較模糊的,但尤為清晰的是外婆的那個小小的園子,只有十幾平米大吧,但對于我來說,卻是兒時最快樂的天堂。
不必說芬芳艷麗的月季花,純潔白嫩的梔子花,清高幽香的蘭花;也不必說伏在花間的蜜蜂在采集蜂蜜,躲在草叢中的蛐蛐在互相爭斗,藏于彩椒中的蟋蟀在悠閑地演奏著。單是墻根那一帶的苔蘚地,就有無限趣味。笨拙的西瓜蟲在“草地”中匆匆忙忙搬運著東西,若輕輕碰一碰那光滑的脊背,它便一下子蜷成一個圓渾渾的小球,比黃豆再小一點兒,任你如何做都無法再讓它出來,直到你不會再碰它,它會舒展身體繼續(xù)搬運,真是笨拙又可愛!紅色的小螞蟻也在忙碌著,它們把墻角安置在墻面與苔蘚的接縫處,時不時地鉆出來工作。還有那披著靚衣的七星瓢蟲伏在嫩綠的菜葉上,伺機等候著那貪婪的綠色蚜蟲。
我是一個十分貪嘴的人,每次到了園子的葡萄藤上的葡萄成熟的時候,還沒等外婆來收,便先下手為強,我是夠不到那中間最好的了,只得把一串串長在葡萄藤架周圍的“綠寶石‘摘下來嘗嘗鮮,味道酸甜,倒也說得過去。但我還是虎視眈眈的看著那誘人的”紫寶石’,真是吃不到嘴里不罷休啊!
下大雨時的園子讓人覺得有些難受,總有種喘不過氣的感覺;下完了,可就兩樣了。太陽將烏云趕走了,陽光灑入了我的心中,豁然開朗。打開門,院子的泥土氣息混著青草的清香在這濕潤的空氣中微微蕩漾開來。苔蘚上的水珠閃閃發(fā)光,猶如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鉆石,花兒們也從這風雨后中綻放了笑容。最有意思的就是那成群的蝸牛了,菜葉上,藤架上,房檐下,泥土上,無處不在,多得不可思議!我把它們放在柔軟的苔蘚地上,用小雜草當高大的樹木插在附近,用蕨菜搭一個簡陋的“蝸牛居所”,它們倒不怎么領情,老是往外跑,而我又一次次將它們捉回來放在“居所”中。對于這,我總是樂此不疲。
直到父母把我送到一小的教室中,我才明白以后是不會一直這樣無憂無慮地玩下去了。
背上書包的我是十分有成就感的,因為我終于當上了一個真正的學生。學校也有花壇,下課了,我便跑到花壇里像以前那樣玩耍,但是,直到老師處罰我的時候,我才知道學校的很多事情是有嚴格的規(guī)定的。一開始的我是很愛惹麻煩的,總是會犯很多不同的錯誤,老師對我的行為總是覺得頭疼,而我也在不斷的教導下慢慢開始懂事,慢慢去接受,老師也不再如以往那般嚴厲苛刻。雖然我已變化了不少,但我的心中卻依舊覺得有些空落落的感覺,畢竟,童年一去不復返了。
如今大了一些。才明白這不僅僅是一個地點的改變,而是我人生中那一個必經(jīng)的成長轉(zhuǎn)折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