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年級優(yōu)秀作文:像鄧稼先一樣生活
26歲那年,鄧稼先獲得美國普渡大學博士學位,人稱“娃娃博士”。他的導師對他說:“你很有才,我覺得如果你跟著我,我會給你最好的待遇。只要你留在美國,我能讓你成為世界一流的科學家!钡裱灾x絕了,在拿到博士學位的第九天,回到了1950年一窮二白的中國,選擇了另一種生活。
像鄧稼先一樣生活,雖可能飽受艱辛,卻無愧自己身上流的中國血。
34歲,鄧稼先回家告訴妻子:“我要調(diào)動工作,明天就走! 妻子問他:“你要去哪?你要去做什么?能通信嗎?”他的回答是:“不能說,不知道!边@一分別,就是28年。當往日身高體大的青年博士穿著一身舊灰制服和一雙綠色軍便鞋,頭發(fā)花白地出現(xiàn)在妻子面前,她幾乎認不出他了。
像鄧稼先一樣生活,雖與親人聚少離多,卻永遠得到親人的支持和關愛。
作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理論設計的總負責人,多年來,鄧稼先不能發(fā)表學術論文,不能公開作報告,不能出國,不能與朋友隨便交往,工作成績再大、功勞再大都可能無人知曉。在他死后,國家才追授“兩彈一星”勛章,生前共獲得國家獎金特別獎20元:其中原子彈十元、氫彈十元。
像鄧稼先一樣生活,雖享受不到功名利祿,卻永遠活在人們心里。
可能有人說:“鄧稼先太傻了,放棄美國那么好的條件,回到中國研究核彈,沒有名,沒有錢,最后還因此患癌早逝,真傻!”但我愿意像鄧稼先一樣生活。我可能沒有他這么大的本事,但我會把我的才華奉獻給祖國,與同道者共同建設美好未來。
正如蘇軾所說:“有所得必有所舍!蔽乙襦嚰谙纫粯由,舍棄舒適的生活,舍棄名利,做一名保衛(wèi)中國的堅強衛(wèi)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