門外與窗前作文1000字
“無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識燕歸來”
兩個孩子站在村頭,女孩兒手捧一本古詩文集,一身陰丹士林旗袍和毛線開衫,頭發(fā)剪得短短的,對面一個流著鼻涕的男孩,口中正滔滔不絕地涌出李白,杜甫的千古名句,一氣呵成。“姐,我背完了!”守志微笑地望著愛兒,眼睛彎成了一輪明月。愛兒將書本放下,清冷的面龐不曾動過絲毫,輕吐二字“去吧。”守志完成了任務(wù),便像兔子一樣飛快竄跑到深巷中去,瞬間消失不見。宋愛兒微嘆一聲,走回自家院子,銀杏葉黃夕陽下堆積起滿地傷感。
“遙憐小兒女,未解憶江南”
宋愛兒人前人后兩張面孔,對著他人,永遠(yuǎn)低眉順眼,對著宋守志卻成了怒目金剛。手上一把戒尺,在他背誦不出詩詞時總準(zhǔn)確無誤地打落在守志身上。在戒尺的教育下,守志漸漸親身體驗(yàn)了宋詞的豪放派和婉約派,在他心目中,愛兒就是當(dāng)之無愧的豪放派代表,而別人眼中的愛兒卻是不折不扣的婉約派。他控訴道“姐!為什么我讀書你卻可以不讀,我背不出來要挨打,你都不用!”愛兒不言語,只將戒尺一亮,守志拔腿就跑。
宋愛兒熱愛讀書,尤其以詩詞為推崇,但她們家的家訓(xùn)本為女子無才便是德,再者,窘困的家境哪里有錢供養(yǎng)兩個孩子的學(xué)費(fèi)。宋愛兒便成了家中縫補(bǔ),管教弟弟的傭工式的存在?墒,越長大,守志就越不愿意拿著這本古詩文翻來覆去,在愛兒幾次責(zé)罵下,守志終于失態(tài)大喊道:“如果古詩有用為何中國會變成如此內(nèi)憂外患,遍地戰(zhàn)火!”
的確,他們生活的年代,早已國土割裂,滿目瘡痍,中華民族的文化搖搖欲墜,愛兒只回答了一句:“遙憐小兒女,未解憶江南。”年少的守志哪里懂得什么含義,只以為姐姐回答不出,含糊地敷衍了事,便摔門而去。
“世事一場大夢,人生幾度秋涼”
他們生活的小鎮(zhèn)幽靜偏遠(yuǎn),好像遠(yuǎn)離城市的喧鬧和戰(zhàn)爭的侵?jǐn)_?捎行┦略摻蹬R的終將還是降臨了。
那一年的五月,守志剛過完成年的生日,戰(zhàn)爭也悄然而至。接著七月來了,北平淪陷;八月,淞滬會戰(zhàn)失利;十二月,南京血流成河……因?yàn)閼?zhàn)爭,守志的學(xué)校被迫停課,自從回到家中便一直待在房間不肯出來。一日,愛兒輕敲他的房門說:“守志,出去吧。父親為國而死,你是他唯一的兒子,怎能坐看祖國淪陷?你的朋友早已去了北方,戰(zhàn)火也未能燃燒掉他們與國家的情系!我當(dāng)初是如何教你的!好男兒自當(dāng)為國效力,難道你想讓全村人恥笑嗎?你……”話音未落,房門陡然打開,只見守志雙眼通紅,英俊的面貌不復(fù)往昔,凌亂的頭發(fā)凸顯了他的狼狽,“姐,不是我不想走,我是……是舍不得你。”
是了,自從父親戰(zhàn)死后,母親終日郁郁寡歡,最終心勞成疾患上了失心瘋。自小起,全家的大小事務(wù)都是愛兒一人承擔(dān),有時守志在旁便會盡力所能及幫助愛兒,如今守志一走,愛兒負(fù)擔(dān)更加沉重,守志哪里忍得下心!“丈夫志四海,豈可終言歸。姐姐從不怕困難,若你不走,那再也別叫我姐。”話畢,決然離去,在雪地上留下一行清晰的腳印,分外孤涼。
幾天后,守志整理好行李,準(zhǔn)備參軍。母親知道守志要參軍大哭大鬧了三天,不肯罷休,愛兒只能趁母親休息時偷偷出來送行。愛兒望著這個如今比自己高個頭的弟弟,邊整理他的衣領(lǐng)邊念著:“這是你第一次出遠(yuǎn)門,也不知何時能回來,記住姐姐教你的最后一首詩:道路阻且長,會面安可知。胡馬依北風(fēng),越鳥巢南枝。浮云遮月日,游子不顧返。”不料,守志語更輕“我知道。”愛兒驚訝地抬頭,問,“怎么哭了?”他輕輕拂去,“是雪呢。”漫天飛舞的結(jié)晶飄飄灑灑地落在臉上,濕了一大片。“是時候該走了。”于是守志緩緩離去,回頭望向愛兒,冬日里,愛兒依舊那清冷無畏的面龐,十幾年未變。
“黃沙百戰(zhàn)穿金甲,不破樓蘭終不還”
守志只身一人在北方戰(zhàn)斗,他與同伴們都失去了聯(lián)系。戰(zhàn)火連綿不斷,燒遍了大江南北,守志白天同戰(zhàn)士們浴血奮戰(zhàn),夜晚便一個人思念起家人。在這種時候,守志才明白那句遙憐小兒女,未解憶江南的含義,原來愛兒早已知道守志定會離開家鄉(xiāng),而這首詩便代替她翻越所有阻難,化成一只溫暖的手,輕輕撫摸他,讓他忘卻憂愁,放下?lián)鷳n,一心保國。同伴們皆抱怨生活艱難時,守志輕言:“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,我為姐姐和我二個人,我不能倒下,我要代我姐,走遍天下,殺盡天下害國賊!”
“一朝出門去,歸來夜未央”
自守志走后,村中大多青壯年也悄無聲息地離開了,整個村莊安靜的像是了無人煙。愛兒無事時便坐在窗前,望著浩瀚無際的藍(lán)天,盼望著那只飛往遠(yuǎn)方的燕子歸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