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品什么初三作文800字
一葉,一碗,一清水;一苦,一津,一念思。每晚念在夢里的,陪我走完白天黑夜的,便是那一碗茶湯。
爺爺是茶葉世家,家里自然少不了茶。我素少飲茶,而且最抵觸的是烏龍茶,苦而內(nèi)斂,可偏偏孤工藝卻最繁瑣。采摘鮮葉后,要讓葉自然凋萎,再做青,然后炒青,再揉捻成片,最后才烘焙為茶葉?善钔涣说囊彩撬。
有一次無聊閑樂之時,無所事事,攜一茶壺,散點烏龍茶葉,伴隨著焚香煮茶之韻,清瘦的時光慢慢從指尖流走。
待到茶香了,時候便到了。爺爺說盛茶時,不能失了點雅致,白瓷碗便當仁不讓了。倒茶時,一副新綠初開的景象呈現(xiàn)在眼前。
茶葉微旋,油潤有光,起初綠褐的葉色,化為了黃而紅亮的茶湯色,再細聞,便是綠茶的芬芳混著紅茶的鮮香,還帶有一點點被時光打磨過的酵苦味。
大人總說,抿一口茶,會讓你口齒生津,唇舌沉香,可我不懂喝烏龍茶,茶入口,便是沁入舌根的有點厚沉的苦,全然沒有長輩所說的,一觸傾心,一聞鐘情,也自然對烏龍茶沒有什么好印象。就像魯迅先生所言的一般:“有好茶喝,會喝好茶,便是一種‘清福’。〞我便是那一個不知“清福”者。家里貯存的茶是老茶,喝時大多已有陳年舊味,非澀即苦,口渴時,我也只會舉水痛飲,更別說茶了。被大人叫去喝茶時,也只是大口囫圇吞,匆匆吞下,留下滑舌后根的酵苦味,津甜味便泛善可陳了。
現(xiàn)在輕呷一口,含住,不吞,卻慢慢察覺,津甜如同來遲了的回馬槍一般,悠悠地蕩了出來,原來先前的酵苦味是打了一槍空響,再呷一口,津甜更甚,慢慢的,就像吃糖一般成了癮。其實也不難想出一個道理——苦后出新甜。
再細加斟酌,苦味更淡了,其實,我覺得此茶更經(jīng)考心,它需要用心去發(fā)現(xiàn),只要誰知苦后甜,甜更甜。
細品烏龍茶,陪著秋水天長,看天際云卷云舒,聞這暗香浮動,享齒間古典美韻,方才知,喝茶,喝的是心境,品的是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