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魯濱遜漂流記》讀后感
《魯濱遜漂流記》讀后感
第一次讀這本書,是6年級的時候了。一開始,我不喜歡《魯濱遜漂流記》這本書,讀著讀著,就覺得,魯濱遜的生活充滿了艱險,他在島上的28年生活,也同樣,有著不一般的經歷。
魯濱遜在1632年出生于英國北部約克城的一個富商家庭,全名叫做魯濱遜·克羅索。魯濱遜有兩個哥哥,還有兩個小妹妹。大哥服兵役多年,當上了英國一個步兵團的中校。后來,大哥的部隊跟西班牙軍隊在刻爾克附近發(fā)生激戰(zhàn),大哥就這樣陣亡在戰(zhàn)場上。
至于他的二哥,從魯濱遜開始記事的時候就沒什么印象,只聽說他下落不明。只知道他和大哥都留下了后代,就是魯濱遜的兩個小侄。
魯濱遜漸漸長大,成為了一名令人尊敬的法官。可是,他的腦子里卻充滿的航海旅游的念頭。
一天,魯濱遜和他的父親說了自己的夢想,父親聽到后,傷心地流淚了,但是,魯濱遜還是很想去海上航行,卻遭到了父親的嚴厲拒絕。
1651年9月1日,魯濱遜從赫爾海港上船出發(fā)了。船剛駛出港口就碰到的可怕的風浪。8年后,魯濱遜倫敦出發(fā),船上一共有14個人。12天后,魯濱遜踏上的船,遭遇了長達10天的颶風,不久,他們又遭遇了另外一次狂風惡浪。
突然有一個人喊道:“陸地!陸地!”他們剛要跑出船去,卻發(fā)現(xiàn)船又突然擱淺在一片沙灘上面再也動彈不得。
大副靠了大家的幫助把小艇放在大船的旁邊。他們全都上了小艇,把小艇解開。聽憑上帝和海浪支配他們未來的命運。
沒過多久,巨浪向他們壓來,小艇上的人東一個西一個,都來不及喊一聲“上帝!”就都被海濤吞沒了。那時,就只剩下了魯濱遜一個人,其余的人全都沒海浪吞沒了。
魯濱遜在一個荒島上“建”起了自己的“家”。
25年后,魯濱遜救起了一個逃亡的俘虜,也就是“星期五”。
漸漸地,魯濱遜已經習慣的荒島上的生活,也救起了一個又一個俘虜,其中有一個,還是星期五的父親。
1686年12月19日,魯濱遜離開了生活了28年2月9天的荒島。
拜讀這部小說后,我對魯濱遜在坎坷經歷中表現(xiàn)出的剛毅、堅強不屈的品格欽佩至極。我深刻體會到,魯濱遜有如此豐富多彩的經歷,與他的實干精神和堅強性格是分不開的。而我正是缺乏這種精神和品格。我早已習慣了父母為我創(chuàng)造的優(yōu)越條件。在學習中,我常遇到一些困難,但這點困難與魯濱遜獨自生活在荒島上遇到的艱難險阻相比,是微足不道的。他能用雙手創(chuàng)造奇跡,我為什么不能鼓起勇敢戰(zhàn)勝困難呢?我深深的被一個英雄頑強奮斗的精神和不屈的靈魂震撼著。那么從現(xiàn)在起,我應該堅強、勇敢,以積極向上的心態(tài)向對美好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