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朋友的作文:渴望知己
“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”,這是詩人王勃送別詩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中名句,從這個才情洋溢的詩人對遠行朋友安慰的一番話,可見知己的重要性。知己,我認為不是指一般的朋友,而是能相互體諒,互相關心,真誠相待,互訴衷腸,當你需要他時,一定會盡力幫助你渡過難關的那個人。
據(jù)傳在春秋時代,有個叫俞伯牙的人,是當時著名的琴師,可曲高而和寡,無人能夠聽懂。一次伯牙在龜山下彈琴,琴聲悠揚。只見一個樵夫連聲叫絕。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,樵夫說道:“雄偉而莊重,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!”當他彈奏表現(xiàn)奔騰澎湃的波濤時,樵夫又說:“寬廣浩蕩,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,無邊的大海一般!”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,道:“相識滿天下,知音能幾人!”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。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。他們約好兩年后再見?墒莾赡旰箸娮悠谝虿《,伯牙得知悲痛欲絕,在子期的墳頭摔了他心愛的琴, “乃破琴絕弦,終身不復鼓!弊源耸加懈呱搅魉鲋,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典故。這也正是它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魅力所在,人們用此感嘆知音難覓。
我也曾讀過一本獲獎小說《夏洛的網(wǎng)》,它講的是一只蜘蛛夏洛用生命挽救了一只小豬威爾伯的生命。我很佩服夏洛,他在朋友孤單、需要幫助的時候,第一個伸出援助之手;當在朋友悲痛絕望的時候,第一個去安慰。為了解救朋友的噩運,也毫不在 惜的犧牲自己而去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!之所以它能做到這一切,原因很簡單,他們是“知己”,同甘共苦的知己。史學家司馬遷曾說過:“士為知己者死”就是最好的解釋了。
在人的一生中可能有無數(shù)個朋友,可是“知己”,只有一、兩個,甚至一生都沒有。年少的我們總是向往著“知音”和“閨蜜”的,心里的委屈,心里的痛可以肆無忌憚地向他們傾訴,心里的不滿,心里的惱怒可以絲毫不用隱瞞地向他們發(fā)泄。他們,不會責怪你,只會默默的傾聽!耙簧y得一知己”呀!我是羨慕伯牙的,他一生中能夠擁有一個知音,就足夠幸福了。
我渴望,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中,可以尋找到一個知己。按朋友小童的話來說,“我是伯牙,我在等待著我的子期。”